经济经纬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11年 28卷 4期
刊出日期:2011-07-06

区域经济
三农研究
国际经济
产业经济
企业管理
宏观经济
财政金融
   
理论经济学
1 盛洪
“中国奇迹”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中国奇迹”的真正原因来自于经济自由主义,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一是市场秩序,形成所有经济个体之间的自由自愿的交易规则;二是产权界定到个体。这两点支撑了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基本的制度框架,正是这种制度框架,导致了中国经济奇迹。
2011 Vol. 28 (4): 1-3 [摘要] ( 3276 ) [HTML 1KB] [PDF 423KB] ( 2034 )
4 王今朝,龙斧
马克思关于供求决定价格规律的假意识性质的交叉科学诠释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由供求决定是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必要条件。可是,从交叉科学的观点看,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的优化性是有限的,因为在不利的工资-私人利润比率条件下,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组合的优化性没有什么意义。而从数学的观点看,所谓供求决定价格是一个伪命题,供求均衡的条件最多不过是规定了一个对应关系,它无法决定价格;价格是由其他变量决定的。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国家而言,价格是首先由社会根本制度决定的。社会根本制度是因,而价格水平是果。由此,我们论证了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提出的供求决定价格规律假意识性质理论命题的科学性。
2011 Vol. 28 (4): 4-8 [摘要] ( 4721 ) [HTML 1KB] [PDF 732KB] ( 1943 )
9 龙志和,陈青青
中国CO2排放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实证分析
笔者在测算我国1953年~2007年间CO2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经济计量检验,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CO2排放量与人均GDP间双向因果关系,并分析各种因素对CO2排放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CO2排放量与人均GDP间变动关系并不是简单EKC模型中的倒U型,有着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联。人均GDP提高导致CO2排放量上升的同时,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以及资本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都将减少CO2排放。
2011 Vol. 28 (4): 9-13 [摘要] ( 5173 ) [HTML 1KB] [PDF 740KB] ( 2144 )
宏观经济
14 夏业良, 程磊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笔者利用1949年~2008年北京市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各类城市基础设施指标与其总产出水平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各类基础设施确实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然而在长期中总产出水平仅对公路、医疗类及教育类基础设施的发展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只有医疗类基础设施和文化类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此外,社会基础设施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经济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医疗类基础设施,它在短期和长期都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1 Vol. 28 (4): 14-19 [摘要] ( 5846 ) [HTML 1KB] [PDF 887KB] ( 2243 )
20 陶忠元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能过剩的生成机理:多维视角的理论诠释
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国内投资膨胀与外资利用过度的互动以及国内外各主体消费的抑制或转型均可引发产能过剩,国际间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助推下的产业成熟期和产品标准化期的前移也会导致产能扩张超前,技术进步则会促进产出效率提高和规模扩大步伐的加快,而灾难和政策等非常性事件又会通过经济和心理传导诱发产能过剩的生成。产能的调节和过剩的防治应立足于多维面向,需着眼于内外并重、市场修复与政策推进兼顾。
2011 Vol. 28 (4): 20-24 [摘要] ( 4346 ) [HTML 1KB] [PDF 803KB] ( 2122 )
25 张欢, 成金华
中国能源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研究
笔者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技术,考察了不同期限内我国能源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冲击响应期间,能源价格的上涨均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正向影响作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在短期对能源价格水平有正向冲击作用,在长期有负向冲击作用。另外,能源价格水平在短期主要受其自身水平的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在长期对能源价格水平有较大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短期内主要受其自身前期水平的影响,长期则受其自身与能源价格水平的共同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在调控能源价格与制定居民消费政策时,应考虑二者之间的影响特征,以实现能源价格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均衡发展。
2011 Vol. 28 (4): 25-29 [摘要] ( 5631 ) [HTML 1KB] [PDF 625KB] ( 2029 )
30 赵勇, 张杨
“收入分配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特定要素理论”
“特定要素理论”是古典贸易理论向新古典贸易理论过渡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各国政府经贸战略工作的指导性理论之一。笔者首先构建数学模型,对基于“特定要素理论”的“收入分配效应”作了拓展性理论研究,为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针对中国特定要素,对其“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理论在中国仍然适用:短期看,加大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有利于缩小整体贫富差距,而高学历劳动力的增加和资本的扩张不利于缩小整体贫富差距。
2011 Vol. 28 (4): 30-34 [摘要] ( 5143 ) [HTML 1KB] [PDF 572KB] ( 2189 )
区域经济
35 王保庆, 李忠民
30年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变迁研究
1978年~2008年的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进路径显示出库兹涅茨模型所谓的“倒U型”轨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部地区已经处于倒U型轨迹的下降阶段,西部地区目前更可能是处于倒U型轨迹的上升或趋向平缓阶段,即收入差距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我们认为应从提高西部农业劳动生产率、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等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011 Vol. 28 (4): 35-39 [摘要] ( 4834 ) [HTML 1KB] [PDF 906KB] ( 1885 )
40 陆文聪,祁慧博
排污强度的空间差异与收敛: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
笔者对2002年~2008年长三角地区排污强度的空间差异进行β收敛检验。研究表明,江、浙、沪三地的排污强度特征各异。绝对β收敛模型结果得出,长三角地区工业三废的排污强度均呈现显著的β收敛。条件β收敛模型分析显示,除了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有助于三类排污强度的空间收敛外,其余因素对排污强度收敛与否的作用不同,这体现出各城市产业、贸易和人口等因素的分化对各类污染物排污强度的不同影响。
2011 Vol. 28 (4): 40-45 [摘要] ( 4797 ) [HTML 1KB] [PDF 964KB] ( 1975 )
46 郝秀琴
河南省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的动态计量分析
河南省宏观税负偏低的原因及其合意性成为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性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存在稳定可靠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税收收入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不是税收收入变化的原因。从长期看,正税清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是提高河南省税收负担的根本。
2011 Vol. 28 (4): 46-50 [摘要] ( 5775 ) [HTML 1KB] [PDF 719KB] ( 2126 )
产业经济
51 许家军,葛扬
房价预期对租价比的作用机制: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
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与租金出现长期的背离,具体表现为租价比的不断变动。无论在短期和长期中,租价比的变动与利率正相关,与房价预期负相关。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应同时增加公租房的供给,避免出现居民房价预期逆转引致的房租大幅上涨。
2011 Vol. 28 (4): 51-55 [摘要] ( 4451 ) [HTML 1KB] [PDF 744KB] ( 2133 )
56 李村璞, 何静
我国地价与房价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笔者使用北京市2002年8月到2010年8月的月度数据,研究了地价与房价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房价的变动对于地价变动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关系适合使用LSTR1模型来拟合,如果前1期的地价变动高于27.61%,前3期和前5期房价的变动对于当期地价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正的影响。其政策含义是,在现阶段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调节地价的过快增长(增长速度低于27.61%)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减缓房价对地价的推动作用。
2011 Vol. 28 (4): 56-60 [摘要] ( 4325 ) [HTML 1KB] [PDF 635KB] ( 1983 )
61 杨楠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结构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通过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显著性特征的5个指标变量研究,发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低,其融资决策更多是由企业短期经营活动的需要和融资市场环境的条件所决定,而企业自身的财务结构没有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2011 Vol. 28 (4): 61-65 [摘要] ( 5510 ) [HTML 1KB] [PDF 657KB] ( 1895 )
国际经济
66 黄卫平, 钟表
世界经济失衡与平衡、再平衡的分析探讨
笔者从全球经济失衡含义的变化、近期加剧与次贷危机爆发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全球经济失衡与平衡、再平衡的进程进行了探讨。世界经济失衡含义的变化,使之从反映南北经济关系演化为经常账户的不可持续,本次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次贷危机的爆发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全球经济失衡实质。次贷危机既是对此前全球经济失衡过度积累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反映,也是对过度失衡进行的破坏性调整和再平衡。平衡的实质是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再平衡的实质是对原有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模式进行调整,前者是质变,后者是量的调整而不是质的改变。人民币汇率不是再平衡的工具,对美元大幅升值单方面来达到全球经济平衡是既没有理由也是不可能的。
2011 Vol. 28 (4): 66-70 [摘要] ( 4022 ) [HTML 1KB] [PDF 779KB] ( 1942 )
71 王利荣, 周曙东
中国棉花进口与纺织服装出口的关系研究--以美国贸易伙伴为例
针对ATC取消后美欧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重新设限,与此同时,美国棉花又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现象,笔者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中国从美国进口棉花与向美国出口服装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量美国棉花涌入中国市场,对ATC取消后中国服装出口的激增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解决中美纺织服装贸易摩擦时,我们要用好从美国进口棉花这个谈判筹码,促进中美间互惠贸易。
2011 Vol. 28 (4): 71-75 [摘要] ( 5270 ) [HTML 1KB] [PDF 685KB] ( 1846 )
76 舒燕, 林龙新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
笔者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结果显示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正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转变,而中国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基于1982年~2009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实现从“服务数量”到“服务质量”的转变。
2011 Vol. 28 (4): 76-80 [摘要] ( 5620 ) [HTML 1KB] [PDF 796KB] ( 2584 )
81 邵建春
碳关税的贸易保护本质及其对发展中经济体出口的影响
以往学者多从定量角度单独分析碳税或者碳关税的各种影响问题,笔者则对碳税和碳关税的不同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发达经济体征收碳关税对自身更为有利,但却会给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带来负面影响,这从定性的角度揭露了碳关税的贸易保护本质;运用VAR模型所做的实证模拟分析也表明发达经济体征收碳关税将显著消极影响发展中经济体对其的出口,这从定量的角度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011 Vol. 28 (4): 81-85 [摘要] ( 6102 ) [HTML 1KB] [PDF 743KB] ( 2500 )
企业管理
86 赵颖
基于IRM管理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需求与披露现状调查研究
国外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应该成为IRM管理的重要沟通策略。通过对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的问卷调查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已成为影响其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被调查对象普遍对环境、能源、员工、顾客及社会问题表示关注或者重点关注。而在信息获取渠道中,年报是被公认的有效的信息披露平台。笔者通过对我国2009年1563家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差异较大,总体水平欠佳,且受到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和企业绩效的影响。
2011 Vol. 28 (4): 86-90 [摘要] ( 4275 ) [HTML 1KB] [PDF 1262KB] ( 1913 )
91 桂云苗 ,秦丽萍 ,张廷龙
延期付款与零售商努力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为解决制造商提供延期付款的商业信用和零售商付出销售努力情形下供应链协调问题,笔者建立了零售商采取联合补货策略下集中协调和分散协调的多产品两级供应链决策模型,设计了价格折扣契约和销售努力成本共享契约两种协调机制,分析了两种契约机制的协调条件与参数设置,得出了零售商偏好价格折扣契约和销售努力成本共享契约协调机制的条件。数值仿真分析说明了两种契约协调机制的有效性,并分析了信用期限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
2011 Vol. 28 (4): 91-95 [摘要] ( 4723 ) [HTML 1KB] [PDF 0KB] ( 1016 )
96 李洁
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企业的面板证据
笔者使用2007年~2009年199家我国中小企业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绩效与反映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指标现金周期显著负相关,与现金周期组成部分的应收账款周转期显著负相关,与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可以通过制定适当的信用政策和存货政策,将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实现营运资本的高效周转。
2011 Vol. 28 (4): 96-100 [摘要] ( 6011 ) [HTML 1KB] [PDF 751KB] ( 2043 )
101 张小红, 牛力, 韩小汀
柔性制造单元环境下的作业调度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研究
针对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笔者设计了柔性制造环境下的作业调度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基于现有车间级调度系统研究现状,笔者给出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总体框架,并引入了生产优化引擎的概念,将现有作业调度模型和算法作为模型库引入到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当中,并实现作业调度算法自适应和自匹配,从而更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
2011 Vol. 28 (4): 101-105 [摘要] ( 4700 ) [HTML 1KB] [PDF 1161KB] ( 1912 )
106 张学洪,章仁俊
大股东掏空行为监管的进化博弈分析
在一个简单的框架下,笔者运用进化博弈理论从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大股东与监管当局的博弈关系。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表明:监管当局的超额收益、正常收益、大股东的掏空金额、租金等初始条对博弈均衡的结果都将产生影响。借鉴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得出,不同的掏空金额会导致博弈双方出现多重均衡,但并非所有均衡点都具有安定性。
2011 Vol. 28 (4): 106-110 [摘要] ( 4571 ) [HTML 1KB] [PDF 770KB] ( 1968 )
三农研究
111 苏发金
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笔者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均衡关系。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二者相互影响强度在长期与短期不同;两者分别在不同滞后期具有单向因果关系。
2011 Vol. 28 (4): 111-115 [摘要] ( 4664 ) [HTML 1KB] [PDF 821KB] ( 2012 )
116 唐沿源
对我国土地非农化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地方政府博弈的角度
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对土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和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两难选择。我国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较多问题,使得地方政府对土地过度非农化,导致土地资源在农用和非农用之间的扭曲配置,这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和矛盾激化。笔者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1 Vol. 28 (4): 116-120 [摘要] ( 4312 ) [HTML 1KB] [PDF 779KB] ( 2142 )
劳动经济
121 闵锐,和金生
基于领导素质与员工状态的知识共享分析
知识管理是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引入员工状态为研究对象,就领导变量、员工状态及共享行为进行了基本的数据分析,构建了员工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且得到验证;分析了领导变量、员工状态及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领导因素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因素以员工职业倦怠为中介变量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2011 Vol. 28 (4): 121-125 [摘要] ( 3817 ) [HTML 1KB] [PDF 718KB] ( 1957 )
126 赵宏斌,辛斐斐
政府主导的近郊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效果研究--基于对上海市松江区的调查
笔者以上海松江区为例,对政府主导下的城市近郊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轻、学历高、家庭经济情况好对学员培训水平有积极的影响;女性学员比男性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概率大;已婚学员的就业率普遍较高;家庭负担重的学员就业巩固率明显较高;政府是否安排就业对弱势群体就业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培训结果的影响不显著。政府应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合理分担培训成本,增大对弱势群体的培训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平台作用,帮助农民创业就业。
2011 Vol. 28 (4): 126-130 [摘要] ( 4427 ) [HTML 1KB] [PDF 804KB] ( 2434 )
财务会计
131 陈小林
信息环境、法律制度与投资者利益保护
笔者以2001年~2009年A股上市公司10261个年度观察值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信息环境变革和法律制度差异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信息环境发生重大变革后,股票市场的知情交易概率显著下降,上市公司注册地法律制度更加完善的地区,该公司股票的知情交易概率更低,信息环境与法律制度对股票知情交易概率具有交互效应。
2011 Vol. 28 (4): 131-135 [摘要] ( 4013 ) [HTML 1KB] [PDF 613KB] ( 2458 )
136 谢香兵
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财务知识与会计稳健性
笔者以2005年~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是否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财务专家比例及是否存在本公司高管等特征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提高会计稳健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财务知识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及其效率提高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2011 Vol. 28 (4): 136-140 [摘要] ( 4597 ) [HTML 1KB] [PDF 744KB] ( 2080 )
141 吴春雷 ,马林梅
高管薪酬、监督力与控制权收益:限薪的后果
笔者通过数学模型推演,从理论上分析不同监督力情况下高管减薪的后果,研究发现:在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高管减薪能够导致高管控制权收益对薪酬的替代,替代作用产生了负的激励效果,并且替代程度越大,负向激励效果越明显;监督力的强弱是决定替代程度大小的关键因素,不变或弱化的监督力能够强化高管控制权收益对薪酬的替代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监督力在减薪前后如何变化,限薪令都可能是一项失败的政策,类似于中国这样已经颁布限薪令的国家,在限薪的同时应该大力加强对高管的监督力度。
2011 Vol. 28 (4): 141-144 [摘要] ( 4273 ) [HTML 1KB] [PDF 559KB] ( 2061 )
财政金融
145 刘宝 ,刘浚
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我国股票市场的动态关系
在考察国际资本对股市的影响、汇率的动态变化、国际贸易形势及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状况的基础上,应用协整检验、VAR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NDF汇率影响我国股市的情况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NDF一年期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间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NDF汇率的变化是促进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和恒生指数波动的一大因素;同时,从相互影响程度来看,上证综合指数对人民币NDF汇率的冲击短期内要小于恒生指数,但是长期来说,A股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说明国际热钱的最终目的地还是大陆市场,也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国际游资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愿望。
2011 Vol. 28 (4): 145-149 [摘要] ( 4910 ) [HTML 1KB] [PDF 698KB] ( 1897 )
150 余宇新, 余宇莹, 傅方兴
股改后美股对沪市溢出效应变化的实证研究
股改之后,美国股市走势对沪市的溢出效应不论从长期趋势看还是短期波动看都由不显著转为显著;美股走势对沪市的开盘影响不论从显著性上看还是在数量上都明显大于其对沪市收盘的影响。这说明我国股市在股改后与国际主要股票市场联系程度在加深,但目前的溢出效应对我国股市心理层面影响远大于资金流动配置层面的影响。
2011 Vol. 28 (4): 150-154 [摘要] ( 4434 ) [HTML 1KB] [PDF 690KB] ( 1774 )
155 杨荣海
货币国际化与债券市场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笔者认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债券市场的发展与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欧元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欧元的国际化程度,而欧元的国际化程度也显著地提升了其区域内债券市场的发展;而美元、日元与其债券市场发展的关系却并不明显。进而认为中国需要优先发展人民币的离岸金融市场,在离岸金融市场中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建设,这样,可以带来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态势,促进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以达到人民币成为国际经济往来中投资货币的目的。
2011 Vol. 28 (4): 155-160 [摘要] ( 5086 ) [HTML 1KB] [PDF 782KB] ( 2224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jjjw@huel.edu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