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25年 42卷 4期
刊出日期:2025-07-10
区域经济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专栏
国际经济
企业管理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专栏
3
杨壮, 吴福象, 龚恩泽
公共数据开放能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吗?——基于政府公共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
基于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城市层面政府公共数据平台上线为外生政策冲击,通过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通过上线公共数据平台推动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公共数据开放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拓展供应链伙伴以及提升创新能力三个渠道对企业开放式创新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科技企业、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政府持续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企业转换创新模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5 Vol. 42 (4): 3-15 [
摘要
] (
23
) [
HTML
1KB] [
PDF
1476KB] (
4
)
16
鹿洪源, 马婕, 陈旭东
多主体共治视角下财政生态转移支付的民生与环境协同激励效应——以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为例
以我国财政生态转移支付体系中的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为例,利用2007—2021年七大流域中1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多主体共治视角下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对受偿地区民生质量与环境质量协同水平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通过政府层面的环保支出力度、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层面的公众环境关注度,促进受偿地区民生质量与环境质量协同提升;激励效应仅在财政收入分权程度较低、税收竞争强度较高、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和低碳试点城市显著;横向生态转移支付与纵向生态转移支付在促进受偿地区民生质量与环境质量协同提升方面可以发挥正向联动作用。因此,应加快健全重点区域的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民生保障与环境保护事务的财政激励,健全纵向生态转移支付和横向生态转移支付的协调机制。
2025 Vol. 42 (4): 16-31 [
摘要
] (
25
) [
HTML
1KB] [
PDF
1670KB] (
2
)
32
张建秋, 刘涛, 耿明斋
土地流转、农村认同感与农民工迁移意愿——基于河南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利用河南省“百县千村”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检验了土地流转对农民工迁移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流转会显著提升农民工的迁移意愿,在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及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村庄层面的土地流转率对外出农民工及家庭有土地转出农民工的迁移意愿的正向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土地流转通过降低农民工对农村教育和居住环境的认同感间接提升其迁移意愿,且农村居住环境认同感的中介效应更大;对迁移地选择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土地流转后农民工最倾向于向县城迁移。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土地流转对农民工迁移意愿的影响,为制定更加系统性和协同性的促进土地流转与农民工迁移的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2025 Vol. 42 (4): 32-44 [
摘要
] (
29
) [
HTML
1KB] [
PDF
1241KB] (
3
)
区域经济
45
毛丰付, 高雨晨, 侯玉巧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扁平化还是中心化
基于2003—2021年中国高精度夜间灯光和动态人口栅格数据,通过识别城市真实市域范围、测算区域城市的规模空间分布,探究了数字经济驱动下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演变的趋势和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驱动了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扁平化。基于成本变化的理论分析表明,低运输成本效应的支撑和低信息成本效应的加速是其中两个重要原因。异质性分析则显示,数字经济发展越成熟的阶段和数字化响应越高的区域,以及经济发展目标压力相对较小、房价压力相对较大的区域,数字经济的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扁平化效应越容易显现。而进一步研究发现,与省域扁平化趋势不同,数字化驱动了城市群城市规模空间分布中心化发展,但中心化趋势更多出现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初级阶段或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区域。研究为把握数字经济驱动的城市体系结构演变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对于数字时代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具有政策启示。
2025 Vol. 42 (4): 45-58 [
摘要
] (
24
) [
HTML
1KB] [
PDF
1252KB] (
1
)
59
柳剑平, 蔡锐
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基于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对碳减排的空间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本地的碳排放强度,但会提升邻地的碳排放强度;城市规模越大、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地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的碳减排效应越强,资源型城市协同发展的碳减排效应更突出,是否为低碳试点城市对协同发展的碳减排效应未产生显著影响;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与提升公众环境关注降低碳排放强度,“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的碳减排效应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双碳”目标政策的提出能够显著增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的碳减排效应。研究结论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发挥其碳减排效应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
2025 Vol. 42 (4): 59-75 [
摘要
] (
27
) [
HTML
1KB] [
PDF
1401KB] (
2
)
国际经济
76
郭颖, 綦建红
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定量测度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并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规模,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新区位优势。(2)机制分析表明,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扩展信息获取和稳定供应关系发挥提升作用。(3)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并购动机方面,“自驱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自身经验显著强化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的并购提升效应;在并购区位方面,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具有从“数字荒漠”向“数字绿洲”转移的区位偏好;在并购策略方面,相比于“挖掘式”并购,“探索式”并购策略更能适应数字化竞争环境的要求。研究拓展了跨国公司区位优势理论的分析视角,对优化中国企业投资布局提供了新启示。
2025 Vol. 42 (4): 76-91 [
摘要
] (
25
) [
HTML
1KB] [
PDF
1951KB] (
3
)
92
何小钢, 毛莘娅, 操岩
自贸区设立是否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及技能工资视角
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自贸区设立—就业结构与技能工资配置—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框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自贸区设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自贸区设立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考虑异质性处理效应及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自贸区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及高科技行业中更为显著;第三,机制检验显示,自贸区通过优化劳动力技能结构与扩大技能工资溢价的双重路径推动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第四,自贸区政策通过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助于企业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同发展目标。研究结论为自贸区政策优化劳动要素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证据,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2025 Vol. 42 (4): 92-106 [
摘要
] (
27
) [
HTML
1KB] [
PDF
1581KB] (
3
)
企业管理
107
彭彬, 祝树金, 李丹
亲清政商关系与企业风险——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基于2017—2022年城市政商关系指数和上市企业数据,分析了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风险,其中企业不确定性感知降低、企业家精神激励和企业寻租约束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亲清政商关系对距离商帮文化起源地较远、不存在政企关联和频繁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等类型企业的风险降低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企业资源错配水平和提升企业ESG表现,助推企业实现经济绩效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从厘清政府与企业边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视角,为政府营商环境优化、推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和决策参考。
2025 Vol. 42 (4): 107-119 [
摘要
] (
23
) [
HTML
1KB] [
PDF
1243KB] (
4
)
120
赵任洁, 杜英, 何爱平
数字政府建设与企业劳动生产率
基于2010—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中国各城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政府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劳动投资效率、推动人力资本升级以及增强员工劳动积极性三种渠道作用于企业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在小规模企业和信息不确定性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数字经济时代下对政府数字化转型微观经济后果的学术认知,也为“十五五”时期推动企业高效生产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2025 Vol. 42 (4): 120-133 [
摘要
] (
31
) [
HTML
1KB] [
PDF
1248KB] (
2
)
134
邵剑兵, 袁东旭
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
在提出新秀董事“监督无效”和“监督有效”对立假说基础上,运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秀董事加剧了大股东掏空,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拒绝“监督有效”假说。考察监督失效的原因表明,新秀董事既表现为“缺乏独立性”,又表现为“缺乏经验”。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信息透明度较低、小股东监督能力较弱的企业中,新秀董事与大股东掏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同时,非学术背景、非海外背景以及非连锁背景的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更强。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全面认识新秀董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于理解新秀董事在董事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防范大股东掏空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5 Vol. 42 (4): 134-146 [
摘要
] (
23
) [
HTML
1KB] [
PDF
1243KB] (
2
)
147
刘维奇, 王光耀
企业ESG评级能否降低公司特质风险?——兼论多维信息透明度的调节效应
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ESG评级对公司特质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考察了多维信息透明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ESG评级具有降低公司特质风险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能够通过缓解投资者非理性情绪、缩小分析师预测分歧以及提高企业声誉水平来降低公司特质风险。调节效应检验表明,ESG评级降低公司特质风险的效果在较低的多维信息透明度下更为显著,而较高的多维信息透明度会抑制这种效果。异质性检验表明,ESG评级降低公司特质风险的效果在主动披露意愿较强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及衰退期企业中更显著,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期、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期效果更突出。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ESG信息披露、降低公司特质风险以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2025 Vol. 42 (4): 147-160 [
摘要
] (
22
) [
HTML
1KB] [
PDF
1250KB] (
2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
jjjw@huel.edu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