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15年 32卷 4期
刊出日期:2015-07-24
区域经济
三农经济
国际经济
产业经济
企业管理
宏观经济
财政金融
区域经济
1
郭晓东,张启媛,李莺飞
“一带一路”沿线中小型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以敦煌市为例
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的敦煌为例,通过构建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和中小型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敦煌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了“敏感性”及“应对能力”与敦煌市经济系统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并对敦煌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敦煌市经济系统“敏感性”、“应对能力”和“脆弱性”指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各指标变化趋势相对平稳,第二阶段 “敏感性”和“脆弱性”指数均呈现出在波动中逐渐下降的趋势;②敦煌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为“内生性结构累积式脆弱”,敏感性对敦煌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更为显著;③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旅游总收入增长率、旅游总收入占 GDP比重、交通事故发生数和旅游业增长弹性系数是敦煌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人均GDP、旅游业增长弹性系数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是影响敦煌市经济系统应对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 ④敦煌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应在继续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大力提升敦煌市经济系统的应对能力,以此提高敦煌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
2015 Vol. 32 (4): 1-6 [
摘要
] (
2891
) [
HTML
1KB] [
PDF
950KB] (
1841
)
7
樊新生,魏凌,豆明尚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县域产业结构转变与竞争力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河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①工业增长较快的县域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相对较高,和全省产业变动趋势相同,表现出较强的产业结构竞争力;②县域产业结构及其竞争力变化大。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传统农业县产业结构容易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转变,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业结构很难有质的突破,竞争力下降,而对于工业化较早的县域,产业结构未能持续升级,竞争力很难维持。而依靠旅游、特色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新兴县域产业结构表现出较强竞争力。③探索出河南产业结构竞争力空间“热点”和“冷点”。少数产业结构竞争力上升县域和下降县域分别在豫西地区、豫西北地区集中连片分布,而多数县域产业结构竞争力不变并集中分布在豫东平原地区,呈现出空间相关性。县域产业结构多样化增加,在全省工业化加快趋势下,工业发展较快的县域产业结构更容易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同样,农业发展形成的产业特色也可以增强产业竞争力。
2015 Vol. 32 (4): 7-12 [
摘要
] (
3455
) [
HTML
1KB] [
PDF
1259KB] (
1643
)
13
朱天星,宋永辉,宋力
东北三省能源消费、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长面板和面板因果检验模型
研究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特别是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对于国家制定区域发展和能源协调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1980年~2012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资本及劳动投入要素数据,在生产函数框架下,通过控制面板组内自相关和组间异方差的长面板PASE估计及面板因果检验模型,研究东北三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和投入要素间长期均衡和短期调整关系。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和投入要素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资本、劳动以及能源消费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39,0.311,0.247,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逻辑斯蒂曲线特征,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方向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能源合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4): 13-18 [
摘要
] (
2529
) [
HTML
1KB] [
PDF
793KB] (
1555
)
19
袁丹,雷宏振
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1993年~2011年的数据构建VAR(3)模型,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并进行了长期协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变量共同作用时都是任一变量的格兰杰原因。在短期内,经济增长受到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滞后三期的系数较大,对来自城镇化冲击的正向反馈出现较慢;城镇化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对来自经济增长冲击的正向反馈出现较快,也受到滞后三期的城镇化的较大影响。在长期内,城镇化、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均衡的协整关系,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5 Vol. 32 (4): 19-24 [
摘要
] (
2624
) [
HTML
1KB] [
PDF
1178KB] (
1594
)
三农经济
25
叶光
就业机会不平等、教育回报差异与城乡工资差距
笔者使用2012年中国31个省、市的调查数据,估算城乡劳动者在城镇就业的教育回报率,区分人力资本回报和就业机会不平等对教育回报的影响,研究城乡教育回报差异的形成原因和城乡工资差距问题。结果表明,忽略农村劳动者在城镇和农村就业的选择问题会导致农村教育回报率被严重低估,修正后的城乡教育回报差异明显缩小;就业机会不平等是造成城乡教育回报差异和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的城乡差距并不明显。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消除家庭背景所致的就业机会不公是缩小城乡教育回报差异、激励农村劳动者接受更多教育的必然选择。
2015 Vol. 32 (4): 25-30 [
摘要
] (
2490
) [
HTML
1KB] [
PDF
1036KB] (
1755
)
31
朱宁,马骥
农户议价能力及其对农产品出售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笔者利用山东省果类蔬菜主产区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议价能力及其对农产品出售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议价能力受到户主受教育程度、市场信息获取能力、市场信息判断能力、是否加入合作社以及果类蔬菜上市时间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农户议价能力能够显著影响农户参与议价的行为,即议价能力越强的农户,其参与议价的可能性就越大;农户参与议价后,农产品的出售价格与农户的议价能力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此,笔者提出了提高农户议价能力的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4): 31-36 [
摘要
] (
2172
) [
HTML
1KB] [
PDF
858KB] (
1649
)
37
王肖芳
基于因子分析-BP神经网络的河南省生态农业效益评价
笔者运用因子分析法,把影响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因素划分为综合能力因子、平衡能力因子和可持续能力因子,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数据指标为样本,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模拟检验,依据综合模拟得分对各地市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进行排名,发现综合能力因子因素对生态农业效益影响最大。因此,应从提高经济产投比、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着手,积极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2015 Vol. 32 (4): 37-42 [
摘要
] (
2490
) [
HTML
1KB] [
PDF
970KB] (
1716
)
国际经济
43
叶芳,杜朝运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贸易顺差扩大为何长期并存?——基于引入贸易方式的沉淀成本模型分析
笔者从供给角度,考虑厂商的沉淀成本,结合我国贸易的特殊情况,综合借鉴Dixit的两个沉淀成本模型的思想,引入代表贸易方式的变量,构建模型,得到一个汇率的“无变范围”,以此解释为什么人民币升值而我国贸易顺差不减却反增。结论表明,要改变我国当前的贸易顺差状况,重要的是降低厂商的沉淀成本、改变贸易方式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增加贸易对汇率的敏感性,而不是过分强调人民币的升值。
2015 Vol. 32 (4): 43-48 [
摘要
] (
2063
) [
HTML
1KB] [
PDF
808KB] (
1472
)
49
王溶花,曾福生
基于CMS模型的我国粮食进口贸易波动分析
笔者运用CMS模型分析了入世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进口引力是影响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最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对我国粮食进口波动也有重要影响。在入世过渡期,我国粮食进口增长主要源自进口引力;在波动徘徊期,世界粮食市场变化下的结构效应成为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主因;金融危机以来,引力、结构效应共同刺激了我国粮食进口的增长,但市场与商品结构效应均不显著。应加强粮食进口宏观管理,稳定粮食进口来源,调整粮食进口品种结构,并加快完善我国粮食贸易的技术性措施制度。
2015 Vol. 32 (4): 49-53 [
摘要
] (
2223
) [
HTML
1KB] [
PDF
893KB] (
1788
)
54
何勇,陈新光
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贸易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冰山成本为切入点,将互联网因素引入到国际贸易模型之中,并基于全球244个国家在2000年~2010年间的统计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的结论均显示互联网对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以及进、出口贸易总额产生正面影响,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逐渐减弱,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逐渐增强。为此,笔者建议各国政府和企业重视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大力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以促进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2015 Vol. 32 (4): 54-60 [
摘要
] (
2889
) [
HTML
1KB] [
PDF
759KB] (
1951
)
61
余官胜,杨文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决定因素——基于投资规模的实证研究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逐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趋势的背景下,政府相应的促进政策也在近年密集出台,使得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决定因素具有重要的时效性。笔者以此为契机从经济发展、劳动力、技术水平以及国际贸易等因素出发研究国内经济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降低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均能增加投资规模;国际贸易因素产生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出口贸易缩小了投资规模,进口贸易则扩大了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2015 Vol. 32 (4): 61-66 [
摘要
] (
2836
) [
HTML
1KB] [
PDF
698KB] (
1566
)
产业经济
67
张先锋,王瑞,张庆彩
环境规制、产业变动的双重效应与就业
笔者分析了环境规制的产业升级效应与产业转移效应对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1年~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考虑产业变动的双重效应的情况下,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会降低地区就业规模,且不会促进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增加;在考虑环境规制引致的产业变动的双重效应时,环境规制的产业升级效应虽没有带动就业规模的增加,但促进了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环境规制的产业转移效应促进了全国就业规模的增加,同时带动了高技能劳动力就业规模的增加,但却降低了迁出地的就业规模及高技能劳动力相对就业数量。
2015 Vol. 32 (4): 67-72 [
摘要
] (
2531
) [
HTML
1KB] [
PDF
852KB] (
1841
)
73
袁卓群,秦海英,杨汇潮
互惠机制对不完全契约效率的影响
笔者通过实施一个不完全缔约环境下的市场交易实验,研究了互惠机制对契约效率以及缔约人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一是互惠机制能够显著提高契约效率,且互惠机制与可变价格契约的制度相容性更高;二是缔约人的行为表现出稳健的风险规避、不公平厌恶等社会性偏好。
2015 Vol. 32 (4): 73-78 [
摘要
] (
2061
) [
HTML
1KB] [
PDF
953KB] (
2199
)
79
周迪,程慧平
中国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动态及其空间依赖
笔者基于分布动态学理论,引入GIS可视化技术并考虑了空间因素,研究我国31省市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动态演化特征及其空间依赖,结论如下(1)Kernel密度估计显示我国产业结构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地区差异不断缩小,收敛态势明显。(2)1978年~1994年间,省际产业结构发展表现出趋同特征,部分地区陷入了“低产业结构陷阱”;(3)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在空间上是不独立的,高水平的邻居更能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
2015 Vol. 32 (4): 79-84 [
摘要
] (
2437
) [
HTML
1KB] [
PDF
909KB] (
1475
)
85
刘辉煌,刘艳光
政治关联与房地产价格:来自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证据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除了成本过高和需求过热,政治关联也可能是影响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的重要因素。笔者基于包含政治关联的房地产价格决定模型,利用2002年~201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了政治关联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对房地产企业融资具有有利影响,并且这种有利影响在不同所有制的房地产企业中表现形式不同;政治关联不仅对房地产价格有直接影响,而且通过土地供应计划和财政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价格产生间接影响。
2015 Vol. 32 (4): 85-90 [
摘要
] (
2420
) [
HTML
1KB] [
PDF
1016KB] (
2140
)
企业管理
91
郭剑花
政治联系影响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吗?
企业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直接影响着宏观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基于民营企业积极与政府建立政治联系的现实制度背景,笔者手工搜集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数据,实证检验政治联系对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联系企业的高管与员工薪酬的差距显著高于无政治联系企业;地区制度环境越差,这种差异越大。研究表明,政治联系是影响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重要因素。这一发现有助于政府更好地执行“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
2015 Vol. 32 (4): 91-96 [
摘要
] (
2440
) [
HTML
1KB] [
PDF
788KB] (
2172
)
97
钟世川
技术进步偏向、劳动力结构与行业工资差距
笔者在CES生产函数下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劳动力结构对工资差距影响的理论框架,利用1987年~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间是替代关系;在工业化进程中,大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大致偏向技能劳动力,其中,非金属制品业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最明显。同时,劳动力结构变化和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缩小行业工资差距,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和资本深化均扩大了行业工资差距。
2015 Vol. 32 (4): 97-102 [
摘要
] (
1995
) [
HTML
1KB] [
PDF
1137KB] (
1856
)
103
庞庆华
考虑制造商努力行为的收益共享契约协调研究
笔者以三级供应链为基础,探讨了供应链成员的努力行为对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在产品设计、制造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努力行为能提高产品的市场需求。通过案例验证了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的正确性,这为降低“双重边际化”问题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和提高供应链成员的努力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15 Vol. 32 (4): 103-108 [
摘要
] (
2025
) [
HTML
1KB] [
PDF
796KB] (
1417
)
109
欧绍华,胡玉松
基于系统动力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研究
笔者基于系统动力模型,以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产出效果直接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强度,政府支持因素、合作创新因素和技术人才因素与技术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和人才等共同努力。
2015 Vol. 32 (4): 109-113 [
摘要
] (
2534
) [
HTML
1KB] [
PDF
1842KB] (
1725
)
114
夏良杰,郝旺强,吴梦娇
碳税规制下基于转移支付的供应链减排优化研究
笔者以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对象,研究在政府征收碳税和产品碳足迹影响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的企业减排决策,分析供应商和制造商基于转移支付契约的联合减排问题,探索不同参数对供应商和制造商减排量和利润的影响。研究显示制造商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减排量和为供应商减排提供转移支付激励其提高减排量;联合减排能够实现供应链产品碳足迹的优化和利润的帕累托改进;联合减排时的最优转移支付系数与企业的减排成本系数无关;政府提高碳税能促使企业提高减排量,但联合减排前后的减排量增量会降低。
2015 Vol. 32 (4): 114-120 [
摘要
] (
2794
) [
HTML
1KB] [
PDF
1967KB] (
1863
)
121
周泽将,修宗峰
女性高管、宏观经济环境与现金持有
笔者以2001年~2012年间的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女性高管对于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高管显著增加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当宏观经济环境良好时,女性高管对于现金持有水平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现实社会中女性高管风险厌恶经济后果这一问题的理解。
2015 Vol. 32 (4): 121-125 [
摘要
] (
2953
) [
HTML
1KB] [
PDF
685KB] (
2657
)
宏观经济
126
陶长琪,彭永樟,琚泽霞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PVAR模型
笔者在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95年~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经济增长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但从长期来看碳排放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因;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动态关系,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的变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5 Vol. 32 (4): 126-131 [
摘要
] (
3017
) [
HTML
1KB] [
PDF
763KB] (
1821
)
132
张旭,陈希兰,逯进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影响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笔者构建了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系统模型,从理论上解析了系统动力学之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适用性,并验证了所构建系统的合理性。基于此,实证考察了1982年~2012年我国31个省区经济增长作用于人力资本的路径特征与影响强度。结果表明各省区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大致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则很平缓,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情况较为复杂。
2015 Vol. 32 (4): 132-137 [
摘要
] (
2356
) [
HTML
1KB] [
PDF
2473KB] (
1485
)
财政金融
138
马正兵
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关联、信息传导与政策含义
笔者选择2005年7月至2012年9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利用交叉谱分析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关联信息传导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性既与观察的时间周期相关,也与远期外汇产品的期限相关。观察周期越长,境外NDF、境内DF与即期汇率动态关联的一致性越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着力把握好人民币NDF“在岸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境内远期市场与推进外汇产品衍生化等关系。
2015 Vol. 32 (4): 138-143 [
摘要
] (
2204
) [
HTML
1KB] [
PDF
752KB] (
1569
)
144
柴时军,王聪,陈建付
集体主义氛围与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相异性研究
笔者基于家庭层面的集体主义视角,运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居民的集体主义氛围对其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集体主义氛围促进了居民参与股票、基金、外汇等风险资本市场,而对金融资产配置中现金、银行存款等无风险资产参与份额负向影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集体主义氛围对居民金融资产持有额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对不同家庭呈现出了较明显的异质性,集体主义程度对富裕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影响更大。
2015 Vol. 32 (4): 144-148 [
摘要
] (
2335
) [
HTML
1KB] [
PDF
743KB] (
2583
)
149
赵云辉,王鹏飞
中国企业所得税税负归宿两部门一般均衡分析
笔者采用一般均衡模型(CGE),使用各行业最新数据,计算中国2011年各行业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并重新测定要素替代弹性、产品需求替代弹性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所得税并不完全由资本承担,资本只承担了税负77%左右,还有23%左右转嫁给劳动要素。鉴于中国资本税负容易转嫁给劳动要素税负的特征,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5 Vol. 32 (4): 149-154 [
摘要
] (
2122
) [
HTML
1KB] [
PDF
810KB] (
1901
)
155
马广博,赵丽江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笔者基于面板数据模型,从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口状况的角度,采用我国31个省级地区2001年~2011年的数据对其可持续性做定量分析研究,建立面板数据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缴费人数增长率、领取养老金人数增长率和基金率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均有较强的显著性影响。
2015 Vol. 32 (4): 155-160 [
摘要
] (
2472
) [
HTML
1KB] [
PDF
812KB] (
1660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
jjjw@huel.edu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