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25年 42卷 1期
刊出日期:2025-01-10
区域经济
三农问题
国际经济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区域经济
3
范红忠, 邹楠
失业保险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异质性影响——兼论中国创业高质量之路
基于2008—2021年中国城市工商注册企业信息和失业保险金数据,分析了失业保险金对不同类型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失业保险金对机会型创业活跃度具有正向影响,对生存型创业活跃度具有负向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失业保险金同时存在因降低失业成本抑制创业的职业选择效应和因提高劳动力市场供给促进创业的市场潜力效应,这两个效应分别揭示失业保险金对生存型创业活跃度和机会型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渠道。进一步地,失业保险金提升了创业质量。城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资本禀赋和人力资本禀赋更高的地方,失业保险金对机会型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更明显,而生存型创业活跃度相反;行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失业保险金主要是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机会型创业活跃度;微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失业保险金对有失业保险的个体创业选择抑制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正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经济效应以及在社会保障层面促进创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5 Vol. 42 (1): 3-15 [
摘要
] (
144
) [
HTML
1KB] [
PDF
1295KB] (
291
)
16
邓丽, 陆扬, 钟章奇
数字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
以我国2007—2021年284个城市为例,从空间视角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潜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本地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了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改进;(2)数字基础设施对周边其他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效应在局部地区并不显著,并且数字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逐步衰减,对不同城市群和不同区域城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3)数字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推动技术溢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整合市场进而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促进作用并形成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厘清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为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基础设施以促进经济增长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 Vol. 42 (1): 16-27 [
摘要
] (
120
) [
HTML
1KB] [
PDF
1307KB] (
213
)
三农问题
28
陈晓东
城乡医保统筹、社会公平感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
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DID),从社会公平视角检验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乡医保统筹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个体社会公平感知是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传导渠道,但个体健康水平变量并未起到中介传导作用;性别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男性群体,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在女性群体中更加突出。研究深化了对城乡医保统筹政策社会福利效应的认识和理解,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和获得感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2025 Vol. 42 (1): 28-40 [
摘要
] (
140
) [
HTML
1KB] [
PDF
1450KB] (
254
)
41
王兆林, 陈文娟, 吕秋杭, 曾薇
农户家庭老人照护与农地转出——基于长护险试点的政策效应评估
基于2014—2020年4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将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DID模型评估长护险对农地转出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1)长护险试点政策实施对农村子代农地转出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农村子代农地转出促进效应在高人力资本组、女性青年组、低收入水平以及有失能老人家庭组更为显著;(3)机制分析发现,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通过减轻农村子代赡老负担和促进非农就业推动农地转出;(4)拓展性分析显示,长护险试点政策实施对农村子代农地转入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但不会对农村子代产生“锚定效应”。因此,以完善农村地区社会养老照料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减轻家庭照料负担和促进农户非农就业为路径,引导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将会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2025 Vol. 42 (1): 41-52 [
摘要
] (
124
) [
HTML
1KB] [
PDF
1228KB] (
133
)
国际经济
53
李宏兵, 唐莲, 翟瑞瑞
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
基于2009—202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构建并测算城市层面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且上述影响可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传导机制进一步强化。不仅如此,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高、人力资本水平高和位于南方地区、长江经济带的城市更为显著;拓展分析探讨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内外贸一体化的推动效应,并进一步发现这一效应在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下,以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2025 Vol. 42 (1): 53-66 [
摘要
] (
132
) [
HTML
1KB] [
PDF
1246KB] (
209
)
67
李子豪, 王悦
数字贸易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影响——基于产业集聚与要素配置视角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6个城市的数据,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数字贸易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可以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发现,数字贸易通过对数字服务业与跨境贸易企业的集聚和对传统要素与新型要素配置的优化来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对大城市、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跨境贸易企业集聚与创新要素配置来实现。研究结论为中国发展数字贸易、增强城市碳污协同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2025 Vol. 42 (1): 67-79 [
摘要
] (
100
) [
HTML
1KB] [
PDF
1322KB] (
1042
)
企业管理
80
王星月, 汪涛, 冯巧根
企业绿色转型的非正式制度动因研究——来自高管地缘关系视角的证据
基于高管地缘关系视角,选取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了CEO家乡地与企业所在地不一致,即外地CEO对于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地CEO能够显著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机制检验表明:外地CEO通过缓解管理层短视、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并增加冗余资源丰腴度,进而改善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意愿”“能力”和“资源”困境。基于利益相关者绿色关注视角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社交媒体以及投资者的绿色关注度越高,外地CEO对于企业绿色转型的推动效应更加明显。研究结论揭示了非正式制度动因对企业绿色转型有重要影响,为深入理解人才有序有效流动以促进国家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完善人才跨地区流动政策提供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参考。
2025 Vol. 42 (1): 80-92 [
摘要
] (
83
) [
HTML
1KB] [
PDF
1228KB] (
133
)
93
谢家平, 赵俊杰, 谢吉青
数智化转型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使用2013—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智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效应以及异质性差异,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多元化的作用机制路径。研究发现:(1)数智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数智化转型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增强供应链分工合作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3)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和成熟期企业、非高科技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低市场化地区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受益于数智化转型的影响效应更大。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2025 Vol. 42 (1): 93-105 [
摘要
] (
94
) [
HTML
1KB] [
PDF
2004KB] (
1020
)
106
贺建风, 吴慧
市场化进程、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
基于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探究了市场化进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技术多元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尤其有利于提高利用式创新绩效,而对探索式创新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多元化是市场化进程显著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渠道,但该渠道仅在相关技术多元化中显著存在,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并未呈现统计显著性,并且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倒U形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民营企业、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市场化进程对国有企业、中部地区企业的创新绩效促进效应更加显著。根据上述结论,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引导企业进行突破创新、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2025 Vol. 42 (1): 106-119 [
摘要
] (
91
) [
HTML
1KB] [
PDF
1247KB] (
170
)
120
苑泽明, 尹琪, 黄灿
数据资产与企业韧性:效应与机制
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并检验数据资产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资产显著增强了企业韧性。机制分析发现,数据资产对企业韧性的直接影响存在维稳效应和增长效应;数据资产对技术创新增量提质和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协同均存在积极影响,并且可以通过这些路径推动企业韧性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面对较高的内部经营困境与外部环境压力时,数据资产对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仍然显著,韧性特征明显。经济后果检验显示,数据资产能够通过提升企业韧性,进而提高企业海外子公司数量和对外投资总额,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强数据资产开发、应用与管理,推动企业在逆境中转“危”为“机”,实现高韧性发展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和政策启示。
2025 Vol. 42 (1): 120-132 [
摘要
] (
131
) [
HTML
1KB] [
PDF
1223KB] (
321
)
财政金融
133
张奇林, 张财经
政府资助能否助推全民慈善?——来自中国慈善基金会的经验证据
利用2005—2020年中国2937家慈善基金会数据,考察了政府资助影响慈善基金会社会捐赠收入的效果及其内在机制,拓展分析了政府资助的市场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政府资助增加了慈善基金会的社会捐赠收入,激活了不同捐赠主体的慈善热情。作用机制在于政府资助通过推动慈善基金会积极参与筹款活动,以及提升慈善基金会的组织声誉,进而增加了社会公众的捐款。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挤入效应对慈善经验较多、组织规模较大和位于行政等级较低城市的慈善基金会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政府资助对慈善市场上与被资助慈善基金会“亲密程度”较高的其他慈善基金会的社会捐赠收入也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不同政府资助类型均能显著挤入慈善基金会的社会捐赠收入。研究结论为优化财政政策、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5 Vol. 42 (1): 133-146 [
摘要
] (
89
) [
HTML
1KB] [
PDF
1420KB] (
975
)
147
余怒涛, 杨张萌
大客户兼供应商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
以2007—2022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客户兼供应商这种特殊的供应链关系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客户兼供应商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机制检验表明,大客户兼供应商通过强化现金持有的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代理动机来提高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供应链地理邻近性越弱、供应链关系稳定性越低、公司治理水平越差、媒体关注度越低情况下,大客户兼供应商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这些不仅丰富了大客户兼供应商和企业现金持有水平领域的研究,还有助于发挥供应链关系对企业财务决策的正面影响。
2025 Vol. 42 (1): 147-160 [
摘要
] (
65
) [
HTML
1KB] [
PDF
1249KB] (
200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
jjjw@huel.edu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