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15年 32卷 6期
刊出日期:2015-11-10

区域经济
三农经济
国际经济
产业经济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区域经济
1 王永培, 晏维龙, 郭晓飞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碳排放效应——基于STIRPAT模型的实证研究
为了深入分析工业分制造业地理集聚对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的影响,笔者在一个拓展的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996年~2010年36个二位码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集聚对制造业碳排放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工业集聚对碳排放具有提升排放总量和降低排放强度增速的双重作用,即规模效应和强度效应。工业集聚过程中的市场集中度、国有企业的主导性对制造业碳排放发挥了重要的约束作用。
2015 Vol. 32 (6): 1-5 [摘要] ( 2291 ) [HTML 1KB] [PDF 632KB] ( 1819 )
6 乔光辉
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结构模型研究——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笔者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地——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通过对游客感知形象、认知形象、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等内容的研究,对生态旅游地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通过差异性检验分析发现,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中“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客源地”等,都是导致游客满意度与生态旅游目的地忠诚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

2015 Vol. 32 (6): 6-10 [摘要] ( 2195 ) [HTML 1KB] [PDF 762KB] ( 2200 )
11 刘东勋, 李欣欣
河南省制造业的工资、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笔者根据2001年~2012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河南省制造业各行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RCL较低,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投资的增加,人均资本升高,会进一步提升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河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2015 Vol. 32 (6): 11-16 [摘要] ( 2453 ) [HTML 1KB] [PDF 797KB] ( 1514 )
17 桂黄宝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差异与变化趋势——基于改进TOPSIS-Theil法的省域面板数据分析
笔者以2000年~201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的TOPSIS-Theil分解模型构建了创新能力指数,对我国创新能力区域空间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1)就总体而言,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区域差距显著且呈扩大趋势;(2)从组内差距来说,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等区域创新能力差距较小,而西北和东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差距较大;(3)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差距影响最大因素是组间差异,而组内差异影响相对较小。
2015 Vol. 32 (6): 17-22 [摘要] ( 2417 ) [HTML 1KB] [PDF 965KB] ( 1656 )
三农经济
23 崔宝玉, 刘学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利用DEA-BCC和Tobit模型,测算了41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效率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各省(市、区)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效率总体偏低且相互之间效率差异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省(市、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反而显现出经营效率上的劣势;纯技术效率而非规模效率是造成经营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投入产出模式并非经营效率的绝对决定因素,研发投入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是企业经营效率提升的重要源泉;市场化程度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对中、东、西部地区企业的作用方向与力度并不一致;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财税扶持、企业是否上市等对经营效率均没有显著作用。
2015 Vol. 32 (6): 23-28 [摘要] ( 2333 ) [HTML 1KB] [PDF 764KB] ( 2602 )
29 罗海平, 宋炎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产值结构与增长效益研究:1980年~2012年
笔者基于偏离-份额法,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1980年~2012年间农业产值结构、区位、增长优势及效益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值实现能力相对较弱,其农业产值地位与粮食产量地位严重不符;种植业在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地位呈现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产值增长潜能和实际增长存在偏差;各粮食主产区之间农业产值的结构效益、增长效益和综合效益差距显著,非均衡性问题突出。为确保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的主体功能,必须重视粮食产量及价值的提升;鼓励和扶持第二大农业产业类型,逐步形成稳定的多元化大农业格局;在高效产粮区建立“农业特区”,增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粮增产积极性。
2015 Vol. 32 (6): 29-34 [摘要] ( 2147 ) [HTML 1KB] [PDF 773KB] ( 1562 )
35 许烜, 兰勇
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6个主要农业产业集群为例
笔者根据湖南省2001年~2013年农业经济的面板数据,利用典型相关性的方法,分析了资源、经济、技术和环境四类要素对湖南省6个主要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和技术进步是湖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升级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应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创新来促进湖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
2015 Vol. 32 (6): 35-40 [摘要] ( 2330 ) [HTML 1KB] [PDF 798KB] ( 1550 )
国际经济
41 张建清, 郑雨楠
基于增加值核算法的中美和中韩贸易还原
笔者利用多国增加值贸易模型,基于从OECD-WTO数据库获得的最新数据,对中美、中韩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状况分别进行重估。结果表明:总值法扭曲了中国贸易状况,加深了不必要的贸易摩擦。2001年~2011年,增加值法统计的中国出口额平均占传统值的73%,即削减了中国的庞大出口。同期的中国各双边贸易净额均存在高估。总值法对中美、中韩真实贸易净额年均高估程度分别达250%和31%,增加值法缩小了中美、中韩贸易失衡程度,其中多数行业真实贸易净额与传统值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
2015 Vol. 32 (6): 41-46 [摘要] ( 2082 ) [HTML 1KB] [PDF 954KB] ( 3112 )
47 汪洋, 荣璟
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基于净进口与净出口贸易伙伴货币篮子视角
笔者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特点,将传统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货币篮子细分为净出口货币篮子与净进口货币篮子,从我国净进口贸易伙伴与净出口贸易伙伴视角测度了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化情况,对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体系做出了有效补充。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改善我国与净出口伙伴国(地区)之间长期大量顺差状况的效果甚微。此外,通过净出口指数、净进口指数以及BIS人民币广义指数的对比分析,笔者发现三者相关性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贸易伙伴的货币均受到美元的影响。中国政府应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需要对一揽子货币中的非美元货币赋予更大权重。
2015 Vol. 32 (6): 47-53 [摘要] ( 2006 ) [HTML 1KB] [PDF 904KB] ( 1637 )
54 沙文兵
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国内创新能力吗?——基于2004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笔者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2004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主要表现在创新水平较低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方面。对创新水平较高的发明专利的影响则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以发明专利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对中、西部地区及全国平均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对以发明专利为表征的国内创新水平则并无显著影响。三大区域在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投资主体类型及投资动机以及自主研发投入水平等方面的不同,是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
2015 Vol. 32 (6): 54-58 [摘要] ( 2553 ) [HTML 1KB] [PDF 792KB] ( 1678 )
59 杨晓云
资本品进口与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笔者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结合回归分析与倾向得分匹配法验证资本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品进口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具体效果因企业类型而有所不同,对小型企业的提升效果好于大、中型企业,对中、高技术企业的提升效果好于中、低技术企业。扩大高技术资本品进口是改善企业生产率进而强化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贯彻我国“稳定出口、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2015 Vol. 32 (6): 59-64 [摘要] ( 2491 ) [HTML 1KB] [PDF 866KB] ( 3142 )
产业经济
65 朱学红, 谌金宇, 钟美瑞, 郭尧琦
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中国需求”分解及解释
笔者通过构建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2001年~2013年的月度数据,对影响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中国需求”进行了分解,系统考察了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与主要“中国需求”因素、工业总产值、进口总额及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结果显示:“中国需求”对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动态影响轨迹在2009年5月发生结构性变化;从2009年5月开始,“中国需求”对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渐趋稳定,预示着我国新一轮有色金属需求开始由库兹涅茨曲线上升期转入稳定期;工业总产值、进口总额对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系数基本为正。而由于投机性存货的作用,与预期相反,货币供应量与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总体呈现负向关联。
2015 Vol. 32 (6): 65-70 [摘要] ( 2411 ) [HTML 1KB] [PDF 971KB] ( 3229 )
71 田晖, 颜帅
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基于三元边际的实证考察
笔者根据Hofstede等(2010)的文化维度理论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拓展,利用中国对43个国家或地区在1998年~2012年间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分别考察中国与样本国(地区)的总文化距离和6个维度上的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显示,总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量产生负影响,而对出口总量的三元边际产生双重影响,即对出口广度与出口数量产生负影响、对出口价格却产生正影响;不同维度上的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产生不同影响。
2015 Vol. 32 (6): 71-77 [摘要] ( 3415 ) [HTML 1KB] [PDF 1098KB] ( 2074 )
78 李玉中
中国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依赖效应研究——基于SDA方法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存在发展的重要依托。笔者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投入产出的基本恒等式,运用SDA 方法,构建了考察中国产业发展自然资源依赖效应的模型,利用中国投入产出基础数据测度了不同产业部门的自然资源国内利用率数值,并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进行了SDA分解。研究发现,不同产业的自然资源依赖度存在显著差异,各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均呈上升趋势,我国资源的外部依赖性在不断提高。

2015 Vol. 32 (6): 78-82 [摘要] ( 1973 ) [HTML 1KB] [PDF 732KB] ( 1462 )
企业管理
83 李义敏, 高攀, 孟华
基于企业与顾客双重视角的品牌资产价值形成路径研究
笔者利用企业和顾客两个样本的调研数据,在品牌资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服装业为举证,实证研究品牌资产的价值形成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品牌投入对品牌资产价值形成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品牌规模和品牌渠道对品牌资产价值形成的影响显著;在品牌规模和品牌渠道对品牌资产价值形成的影响中,品牌认同、品质知觉和品牌知名度发挥着中介作用;在品牌投入对品牌资产价值形成的影响中,品牌认同、品质知觉和品牌知名度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评价主体在品牌知名度对品牌溢价的路径效应中存在调节作用。
2015 Vol. 32 (6): 83-88 [摘要] ( 2153 ) [HTML 1KB] [PDF 882KB] ( 4657 )
89 范钧, 付沙沙, 葛米娜
顾客参与、心理授权和顾客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
在服务过程中,顾客参与对增强顾客心理授权并激发顾客公民行为有积极促进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及对培训业企业420个样本顾客的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顾客参与的信息共享、人际互动和合作生产维度对顾客心理授权的选择权、知情权和影响力维度及顾客公民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顾客心理授权的选择权和影响力维度对顾客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顾客参与三维度和顾客公民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2015 Vol. 32 (6): 89-94 [摘要] ( 2243 ) [HTML 1KB] [PDF 983KB] ( 3311 )
95 高娟, 汤湘希
母公司智力资本对子公司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兼论母子公司间转移机制的中介效应
笔者基于对企业集团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母公司智力资本影响子公司绩效的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母公司智力资本的三个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同时,它们对子公司绩效并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却透过母公司转移意愿与能力和子公司吸收意愿与能力间接作用于子公司绩效,即母子公司间转移机制在母公司智力资本对子公司绩效的作用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
2015 Vol. 32 (6): 95-101 [摘要] ( 2372 ) [HTML 1KB] [PDF 906KB] ( 3135 )
102 谢香兵
实际控制人性质、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司税收规避
笔者利用2006年~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在我国转轨制度背景下,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及地方政府竞争等因素对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率显著低于国有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率;中央国有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显著低于地方国有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不同股权性质公司税收规避动机和能力存在差别,而地方环境差异显著影响公司税收规避的空间和可能。
2015 Vol. 32 (6): 102-107 [摘要] ( 2120 ) [HTML 1KB] [PDF 840KB] ( 3886 )
108 范志国, 郭靖丽
品牌依恋对我国年轻顾客群体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品牌承诺中介效应的分析
现有文献表明,在中等契合度品牌延伸条件下,品牌依恋可以显著改善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但鲜有文献从品牌承诺视角揭示在品牌延伸条件下年轻消费群体与品牌关系得以持续的本质。笔者从理论上阐述年轻消费群体的巨大市场潜力及品牌依恋对其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对259名有效访问者的调查实证,证明品牌承诺在品牌依恋和年轻顾客群体行为意向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品牌与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和产品顾客导向性均对品牌依恋起正向影响作用。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年轻顾客品牌依恋的培育,并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品牌承诺以最终影响其行为意向。
2015 Vol. 32 (6): 108-113 [摘要] ( 2200 ) [HTML 1KB] [PDF 866KB] ( 1710 )
114 袁奋强
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所有权性质与资本投资效率
笔者以2004年~2010年中国深、沪两市A股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内部资本市场企业与非内部资本市场企业资本投资效率判定模型,间接比较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投资效率;通过引进企业所有权性质,研究不同所有权性质下内部资本市场运行中的资本投资效率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内部资本市场企业的资本投资效率相对较高,内部资本市场中的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具有更高的资本投资效率,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的资本投资效率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2015 Vol. 32 (6): 114-119 [摘要] ( 2188 ) [HTML 1KB] [PDF 906KB] ( 1592 )
120 张睿, 马勇亮, 陈婕
县级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检验
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后,我国在保基本、强基层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供给主体,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设计了补偿机制激励模型,发现医院成本自担比例越高,则成本控制水平越高,医疗质量越低;反之亦然。为验证结论和政策效果,笔者运用河南省332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前后共6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的方法,得出县级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无偏的估计效果。研究还发现,医改对降低县级医院的次均药品成本和人均住院药品费用有积极作用,但对提升医疗质量有反向作用,对引导患者基层就医没有显著作用。
2015 Vol. 32 (6): 120-125 [摘要] ( 2204 ) [HTML 1KB] [PDF 892KB] ( 4383 )
财政金融
126 李国民, 高松
政治关联、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
笔者选取2007年~2010年沪深两市A股515家IPO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政治关联、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呈显著正相关,成熟的投资者已经能够识别企业的真实盈余,给予会计稳健性较高的企业以合理的价格;存在政治关联的IPO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水平更低,但政治关联的级别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不显著。
2015 Vol. 32 (6): 126-131 [摘要] ( 2356 ) [HTML 1KB] [PDF 831KB] ( 1684 )
132 刘祥东, 王未卿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的多模型比较研究
笔者以我国A股325家上市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利用贝叶斯判别法、Logistic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进而比较三类模型的准确性、预测能力和稳定性,发现三类模型对信用风险识别的准确率依次增高,但仍然都存在较大的概率将信用状况非健康公司识别为健康公司;贝叶斯判别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出的重要财务指标能够有效解释公司的信用状况,而BP神经网络模型则缺乏对识别结果的解释能力。比较结果对商业银行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信用风险识别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5 Vol. 32 (6): 132-137 [摘要] ( 1954 ) [HTML 1KB] [PDF 1120KB] ( 4565 )
138 王全良, 邓旭升
我国银行业与信托业资金运用效率评价——基于资产管理表外业务的比较
笔者基于资产管理表外业务,利用Bayesian VAR及动态Wurgler模型,对我国银行业和信托业的资金运用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信托业资金运用效率整体要优于银行业,但在部分领域效率水平相对较低。市场化改革促进了以信托为代表的非银行业资金运用效率的提高,并为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但是,进一步加快改革对整个金融业的影响将具有非对称性,要运用差别性政策。
2015 Vol. 32 (6): 138-142 [摘要] ( 2155 ) [HTML 1KB] [PDF 801KB] ( 1977 )
143 邵原
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特性比较
笔者利用股票市场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研究了中国与世界五个主要发达国家的股市收益特性。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和风险比多数发达国家高;发达国家以及中国股市的收益率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是中国股市的夏普比率却没有与GDP增速成正比。
2015 Vol. 32 (6): 143-148 [摘要] ( 2412 ) [HTML 1KB] [PDF 981KB] ( 1816 )
149 周磊, 张丽华, 王欢
董事长海外教育背景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及上市周期的中介作用
笔者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海外教育背景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上市周期长短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董事长海外教育背景与上市周期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上市周期在董事长海外教育背景与业绩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2015 Vol. 32 (6): 149-154 [摘要] ( 2122 ) [HTML 1KB] [PDF 1028KB] ( 1953 )
155 陈小凡, 向宇, 战松
我国省际消费风险分担的周期波动性研究——基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视角的解释
我国地区间消费风险分担的现有文献主要关注消费风险分担的水平和渠道,而忽略了消费风险分担的周期波动性及其原因。笔者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我国省际消费风险分担的周期波动性,并计量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改善和能否通过小微企业主的收入保险机制影响我国省际消费风险分担的周期波动性。结果显示:我国省际消费风险分担呈顺周期特征;尽管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对我国省际消费风险分担周期波动性的影响存在地域性差异,但小微企业主的收入保险机制在我国已经开始发挥效应。因此,加强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促进小微企业主收入保险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对于平滑消费和增加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2015 Vol. 32 (6): 155-160 [摘要] ( 2061 ) [HTML 1KB] [PDF 1080KB] ( 1729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jjjw@huel.edu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