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13年 1卷 4期
刊出日期:2013-07-18
区域经济
三农经济
国际经济
产业经济
企业管理
宏观经济
财政金融
名家论坛
1
贺力平,石建勋,黄梅波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人民币国际化的“3322”战略;人民币区域化的战略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参与度增强的重要表现。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个由市场选择、自然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精心规划的政策推动过程。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呼声很高,使之成为近年来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如何评价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处境?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会沿着什么路径发展?在本期“名家论坛”中,本刊邀请贺力平教授、石建勋教授和黄梅波教授就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展开研讨。他们不仅站在学术的前沿,进行卓有成就的理论研究,而且就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向国家有关部门献言献策,他们的研究一定会提供很多的政策启示。
2013 Vol. 1 (4): 1-9 [
摘要
] (
2925
) [
HTML
1KB] [
PDF
1393KB] (
1719
)
区域经济
10
李玲,陶锋,杨亚平
中国工业增长质量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分析
经济增长质量反映增长的优劣程度。笔者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过去10年30个省市工业部门包含了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此作为各地区工业增长质量的度量指标,研究区域工业增长质量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工业增长质量呈梯度分布趋势,但界限已不再明显;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工业增长质量呈现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东部各省份工业增长质量差异随时间推移逐步缩小,而全国总体及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质量差距呈扩大趋势;全国总体及东中西三大区域工业增长质量存在条件收敛,对外开放水平和环境规制程度对区域工业增长质量差异的缩小起促进作用。
2013 Vol. 1 (4): 10-15 [
摘要
] (
3576
) [
HTML
1KB] [
PDF
861KB] (
1982
)
16
张炜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度变迁空间效应的研究
笔者采取空间计量方法,并结合各地区的制度指标,印证了FDI促进制度变迁具有空间溢出性的特点。研究表明,FDI对我国制度变迁具有促进作用,FDI对制度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对制度变迁的贡献率逐年递增且呈发散趋势,空间制度溢出效应在各省域间呈现区域性的特点。
2013 Vol. 1 (4): 16-20 [
摘要
] (
3630
) [
HTML
1KB] [
PDF
0KB] (
1471
)
21
汪桥红,史安娜
基于产业和区域层面的D溢出效应分析——以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为例
R&D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产业间和区域间存在着溢出效应。笔者分析了R&D在产业和区域间的技术扩散强度,同时计算了技术乘数。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乘数较小的部门生产技术,而技术乘数较大的部门使用技术,R&D溢出主要从技术生产部门流向技术使用部门;各区域的产业技术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2013 Vol. 1 (4): 21-26 [
摘要
] (
3176
) [
HTML
1KB] [
PDF
727KB] (
1846
)
27
何彬,范硕
中国地区国有经济生产率演变及收敛性——基于共同前沿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析
笔者采用共同前沿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应用1999年~2010年相关数据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国有经济生产率演变进行了测算,并通过考虑截面相关性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全国以及各地区的国有经济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国有经济生产率自2000年开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而国有经济的管理水平等软环境方面的提高并不显著。
2013 Vol. 1 (4): 27-32 [
摘要
] (
3253
) [
HTML
1KB] [
PDF
740KB] (
2017
)
33
申健民,党耀国,吴中伦
中国区域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
笔者基于2002年~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区乡镇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中国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乡镇企业TFP平均增长率为-6.6%,东、中、西部乡镇企业TFP增长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目前应注重乡镇企业的规划、管理及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2013 Vol. 1 (4): 33-38 [
摘要
] (
3430
) [
HTML
1KB] [
PDF
840KB] (
1689
)
三农经济
39
李想,穆月英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贡献的动态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
笔者在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依据我国1990年~2009年农业科技创新时序数据,检验变量平稳性及协整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刻画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贡献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990年~2009年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研发支出贡献为正值,并自1994年以后一直稳步上升;而研发人员贡献为负值,从1992年开始一直下降,直到1999年才开始逐步收敛于一定值且持续至今。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要素稀缺性、质量差异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的产出贡献呈现不同的趋势与阶段特征。
2013 Vol. 1 (4): 39-43 [
摘要
] (
3341
) [
HTML
1KB] [
PDF
761KB] (
1873
)
44
罗仁福,张林秀,王晓兵,乔方彬,SeanSylvia
高速公路变迁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
笔者使用农村村级和农户层面微观调查面板数据,分析了样本村高速公路通达性的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的影响。统计性描述分析表明样本村离最近高速公路的距离显著变小,同期,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也有显著增长,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有低龄化趋势;农村青壮年、男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较高;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能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机会。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农村高速公路通达性的改善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有显著促进作用。
2013 Vol. 1 (4): 44-48 [
摘要
] (
3844
) [
HTML
1KB] [
PDF
692KB] (
2061
)
49
李长安,赖德胜
城乡差距对经济社会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
城乡差距扩大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笔者在搜集1990年~2010年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衡量城乡差距影响社会总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估算了城乡差距对稳定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城乡差距对稳定的影响总体而言是较为明显的。具体来说,城乡差距对社会稳定和家庭稳定影响显著,但对经济稳定影响不太明显。因此,要维护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防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2013 Vol. 1 (4): 49-53 [
摘要
] (
3066
) [
HTML
1KB] [
PDF
783KB] (
2221
)
国际经济
54
李治国,郭景刚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传导与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笔者选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比分析了原油批发零售市场开放前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批发零售市场的开放加快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传导;世界油价的上涨导致产出更大规模的下降,并且这种作用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它同时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政府实施的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仍存在施加过度的风险。
2013 Vol. 1 (4): 54-59 [
摘要
] (
3432
) [
HTML
1KB] [
PDF
1128KB] (
2404
)
60
周念利,王颖然,姚远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GATS+特征分析
通过对一系列区域服务贸易安排文献进行分析考证,笔者认为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在规则设计和体系架构上对多边服务贸易安排做出了明显改进,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所具备的“GATS+”特征突出表现在5个方面(1)设立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机制;(2)争端解决机制更具约束力;(3)引入严格甚至激进的透明度义务;(4)增加服务贸易政府采购条款;(5)强化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2013 Vol. 1 (4): 60-65 [
摘要
] (
3745
) [
HTML
1KB] [
PDF
898KB] (
2074
)
66
陈清萍,刘晴
国际外包与我国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研究——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笔者利用投入产出表和贸易数据,测算1992年~2010年间我国15个行业的国际外包水平,对国际外包与人均实际产出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国际外包水平经历先增后降的发展过程,从1992年的0.20上升到2002年的0.22,之后逐年下降,2007年为0.16;在短期和长期上,外包对行业的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负向影响,短期弹性大约在-0.1到-0.2之间,长期弹性大约在-0.3到-0.5之间。
2013 Vol. 1 (4): 66-70 [
摘要
] (
3384
) [
HTML
1KB] [
PDF
742KB] (
1787
)
71
舒燕,林龙新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服务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笔者利用中国与19个OECD国家和地区的2000年~2008年双边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吸引外资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FDI存量对于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FDI流量的促进作用,投资对于服务的进口引致效应大于对服务的出口创造效应。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规模、货物贸易是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促进因素,东道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其服务出口成正比,相对距离则构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阻力因素。
2013 Vol. 1 (4): 71-75 [
摘要
] (
4430
) [
HTML
1KB] [
PDF
691KB] (
1943
)
产业经济
76
杨秀云,王全良,何建宝
航班延误问题的研究动态、演化趋势及启示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量迅猛增长,航班延误已成为制约航空业发展的一个痼疾。笔者从动态演化的视角,研究了有关航班延误的国内外文献,认为航班延误研究将沿三个主要演化趋势展开走向多学科交叉融合,改进航班延误影响因素和成本损失的主要计量方式,航班延误的治理补救和服务质量提高。笔者认为,航班延误成因复杂,相关研究既要体现影响因素共性,也要反映区域差异,以便为国家制定原则性治理措施、地区制定差异化措施提供依据;由于无法消除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航班延误研究和实践重心应放在航空公司、机场等可控因素之上,以最大限度减少由可控因素引起的延误,消除由延误服务失败引起的“双倍震荡”延误;降低航班延误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民航系统内部各服务单位之间的统一协调,也需要民航运输和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
2013 Vol. 1 (4): 76-82 [
摘要
] (
3589
) [
HTML
1KB] [
PDF
1081KB] (
2718
)
83
王耀中,陈洁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商贸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基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
笔者依据2005年~201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从国内投资、产出及就业等视角来判断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商贸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和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对产出产生挤入效应;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和产出产生挤入效应、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外商直接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对产出和就业产生挤入效用。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国商贸服务业产业安全构成威胁,但不同区域、不同视角的影响效果不同。
2013 Vol. 1 (4): 83-87 [
摘要
] (
3404
) [
HTML
1KB] [
PDF
605KB] (
1931
)
88
范新英,张所地
基于时变参数和VAR模型的土地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作用机制研究
笔者通过考察地价和利率对房价波动的动态影响关系,探讨土地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作用机制。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参数估计,探讨地价和利率对房价影响的变化规律;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考察地价、利率、房价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实证结果表明地价对房价始终有较大的正向影响,而利率对房价的影响作用不明显,房价对地价的冲击当期就会显示出来,而地价对房价的冲击滞后一期才会产生影响。
2013 Vol. 1 (4): 88-93 [
摘要
] (
3808
) [
HTML
1KB] [
PDF
1024KB] (
2411
)
94
吴冠之,张皓,史章建,韩冀东
银行业服务质量维度测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针对认知服务质量的维度,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构建了技术质量、功能质量和服务环境三个维度及影响路径关系,同时利用对银行顾客实测的数据,对原有SERVQUAL量表的各指标进行测量并予以修正,以此探究认知服务质量维度的影响因子。本研究发现,在银行这样的高接触性行业中,功能质量比技术质量和服务环境对认知服务质量的影响要强,这一维度构成了认知服务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
2013 Vol. 1 (4): 94-98 [
摘要
] (
3221
) [
HTML
1KB] [
PDF
713KB] (
1920
)
99
路平
我国教育扩张对就业变动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教育扩张被认为是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为此,作者利用G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模型分析研究我国教育支出和就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是就业增长率的Ganger原因,教育支出对就业增长率不但具有显著正向的即期效应,而且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但是,找不到就业引致教育支出变动的证据。最后,作者建议政府要积极增加教育支出,提高公共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推进我国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提升就业率的有效增加和就业结构优化。
2013 Vol. 1 (4): 99-103 [
摘要
] (
3340
) [
HTML
1KB] [
PDF
797KB] (
1905
)
企业管理
104
姚树俊
基于Nash讨价还价的供应链系统协调对策研究
为了实现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协调,笔者通过引入价格敏感性和服务敏感性双元影响因素,分别在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两种不同情形下,研究大型零售商的最优服务水平和定价策略。笔者运用Nash讨价还价模型,建立收益共享机制,得到能够实现供应链完美共赢协调的讨价还价能力参数变化区间值,实现了对供应链总利润增加值的合理分配,并提出了供应链协调的有效对策。
2013 Vol. 1 (4): 104-108 [
摘要
] (
3426
) [
HTML
1KB] [
PDF
762KB] (
2192
)
109
李瑞
职场排斥对服务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基于组织自尊的缓冲效应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环渤海地区服务业员工为调研对象,使用SPSS16.0,分析组织自尊、职场排斥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职场排斥对工作绩效中的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组织自尊对工作绩效中的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自尊在职场排斥与工作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利于澄清职场排斥、组织自尊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有利于管理者分析影响员工工作的因素,对管理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2013 Vol. 1 (4): 109-113 [
摘要
] (
4087
) [
HTML
1KB] [
PDF
653KB] (
2541
)
114
李彬,苏坤
实际控制人性质、政府干预与公司负债
笔者深入研究了银行是否会对不同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公司存在信贷歧视现象以及这种信贷歧视在不同政府干预程度下的差异。研究表明由于政府与国有公司的利益紧密相连,国有公司能够更便利地从银行获取信贷资源,相对非国有公司具有较高的负债水平。与政府干预程度较大的地区相比,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干预银行信贷决策的动机相对较弱,国有与非国有公司在负债水平上的差异相对较小。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负债的经验研究,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公司负债水平不合理的制度根源。
2013 Vol. 1 (4): 114-118 [
摘要
] (
3316
) [
HTML
1KB] [
PDF
709KB] (
1883
)
119
邹燕,王艳林
操控性应计转回周期的模型研究
研究发现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仅受到操控性应计累积总量的约束,同时还受到转回速度的约束。因此作者建立了操控性应计累积总量转回的模型,并用操控性应计的自相关系数估计了操控性应计的转回周期。通过选取近10年深市和沪市全部A股样本,研究发现我国操控性应计转回的平均周期为4年,操控性应计在转回周期中对净资产收益率存在制约作用,与预期一致。研究结论对我国盈余管理研究,分析师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2013 Vol. 1 (4): 119-122 [
摘要
] (
3257
) [
HTML
1KB] [
PDF
560KB] (
1727
)
宏观经济
123
潘方卉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边界检验技术的实证分析
笔者基于卢卡斯总供给模型,推导出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并运用基于边界检验技术的ARDL模型方法,使用我国1997年~2010年的月度数据,对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在长、短期内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前者对后者的长期影响能力高于短期;平均来看,外汇储备变化率可以解释通货膨胀周期性变化的21.3%。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降低其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政策建议。
2013 Vol. 1 (4): 123-127 [
摘要
] (
3145
) [
HTML
1KB] [
PDF
705KB] (
2089
)
128
吴海民,王建军
经济增长、运行效率与通货膨胀容忍度——基于我国1978年以来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
针对我国通货膨胀应否“扩容”的热议,笔者基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运行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利用门限效应自回归模型和我国1978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估算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容忍度。实证结果支持适度提高我国的通货膨胀容忍度。在短期内以“稳增长”为政策取向时,通货膨胀的最大容忍边界为4.455%;在中长期内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政策取向时,3.741%可视为中长期内我国通货膨胀的最大容忍边界。这一结果为政府设定通货膨胀调控警戒线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
2013 Vol. 1 (4): 128-133 [
摘要
] (
3141
) [
HTML
1KB] [
PDF
936KB] (
2030
)
财政金融
134
朱迎春
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笔者基于1978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和VEC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实证研究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投资性支出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增长,长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政府行政支出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增长,长期会抑制经济增长;文教科卫支出具有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效应;财政转移性支出长期看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但贡献率较低。因此,有必要优化公共投资性支出结构,提高政府行政支出效率,加大文教科卫支出和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投入力度,促进经济良性增长。
2013 Vol. 1 (4): 134-138 [
摘要
] (
3672
) [
HTML
1KB] [
PDF
726KB] (
2245
)
139
罗植,杨冠琼
中国地方政府最优规模:三类模型的比较与检验
笔者以1978年至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比较不同模型在相同的样本空间下的估计结果,认为基于“Barro法则”的劳均模型与门槛回归方法对中国的实际拟合较好,其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的最优规模大约为11%。
2013 Vol. 1 (4): 139-144 [
摘要
] (
3165
) [
HTML
1KB] [
PDF
920KB] (
1765
)
145
沈军
均衡汇率与金融发展相关吗?——基于BEER修正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
加入金融发展水平的均衡汇率测算是破解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汇率问题的可循之径。笔者论证了金融非中性是均衡汇率测算引入金融发展因素与形成BEER修正模型的理论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中国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与H-P滤波分析对1994年~2010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和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测算。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且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考虑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因素后人民币汇率失调在5%以内,失调程度轻微。笔者从另一角度支持了Chueng等人的“人民币低估问题存在高估”的研究结论。
2013 Vol. 1 (4): 145-149 [
摘要
] (
3443
) [
HTML
1KB] [
PDF
868KB] (
2295
)
150
贾华瑞
异质交易者并存股票市场波动分析
笔者通过建立和推导异质交易者并存的市场收益模型,用以解释证券收益分布特征以及证券市场过度波动性与非理性交易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模型的仿真,证明具有多期滞后项的市场收益模型能够更好地揭示现实收益率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理性预期均衡的波动性边界和异质交易者并存的市场均衡的波动性边界,进一步阐明了股票市场过度波动性与非理性交易者的交易行为之间的关系。
2013 Vol. 1 (4): 150-155 [
摘要
] (
3037
) [
HTML
1KB] [
PDF
798KB] (
1678
)
156
张召龙
外资银行进入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关系研究——基于DEA与面板数据综合分析
笔者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4家商业银行2004年~2010年面板数据,利用DEA法测度我国商业银行综合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实证了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与我国银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研究还发现,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非常显著,这对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效率富有政策启迪意义。
2013 Vol. 1 (4): 156-160 [
摘要
] (
2988
) [
HTML
1KB] [
PDF
766KB] (
2367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
jjjw@huel.edu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