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红,刘宇英,2018.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改善中国的资源错配[J]. 中国工业经济(1):60-78. 邓凯骅,郝镓骜,2023.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再思考:基于跨省份禁令的新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44-59. 方意,张蓦严,陈敏,等,2022.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银行“脱实向虚”与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J].天津大学学报(5):398-409. 顾海峰,高水文,2022.数字金融是否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170家商业银行的证据[J].财经科学(4) :15-30. 郭品,沈悦,2019.互联网金融、存款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研究(8):58-76. 黄益平,黄卓,2018.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4):1489-1502. 金洪飞,李弘基,音露,2020.金融科技、银行风险与市场挤出效应[J].财经研究(5):52-65. 李春涛,闫续文,宋敏,2020.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1):81-98. 李志辉,陈海龙,张旭东,2022.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5):56-68. 刘孟飞,2021.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基于对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2-83. 刘孟飞,王琦,2022.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1):86-104. 刘莉亚,余晶晶,杨金强,2017.竞争之于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是双刃剑吗?——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微观证据[J].经济研究(5):131-145. 陆岷峰,2022.关于“十四五”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重点方向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4):1-12. 鲁媛,陆智强,2020.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度、股权结构对银行风险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9):30-35. 彭山桂,孙昊,王健,等,2021.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中的官员个人效应[J].资源科学(1):134-147. 邱晗,黄益平,纪洋,2018.金融科技对银行传统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J].金融研究(11):17-29. 钱先航,曹廷求,李维安,2011.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J].经济研究(12):72-85. 孙旭然,王康仕,王凤荣,2020.金融科技、竞争与银行信贷结构: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6):59-72. 孙志红,张娟,2021.金融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J].财会月刊(4):135-142. 吴桐桐,王仁曾,2021.数字金融、银行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149家中小商业银行的研究[J].财经论丛(3):38-48. 万晓榆,罗焱卿,202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J].改革335(1):101-118. 王晋斌,李博,2017.中国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J].世界经济(1):25-43. 王喆,张明,刘士达,2017.从“通道”到“同业”: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历程、潜在风险与发展方向[J].国际经济评论(4):128-148. 王诗卉,谢绚丽,2021.经济压力还是社会压力:数字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数字化创新[J].经济学家(1):100-108. 王擎,刘军,金致雯,2018.区域性金融风险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改革(5):66-75. 王馨,2015.互联网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难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5):128-139. 武鹏飞,戴国强,2020.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金融评论(4):97-111. 谢罗奇,龚玲,赵纯凯,2018.官员晋升、金融发展与环境污染:来自市长变更的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8):15-26. 熊启跃,赵阳,廖泽洲,2016.国际化会影响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么?——来自全球大型银行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7):64-79. 余静文,吴滨阳,2021.数字金融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4):108-128. 余泳泽,杨晓章,2017.官员任期、官员特征与经济增长目标制定[J].经济学动态(2):51-65. 杨名彦,浦正宁,2022.数字经济对经济“脱虚向实”的影响: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评论(3):110-126. 祝继高,岳衡,饶品贵,2020.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研究证据[J].金融研究(1):88-109. 赵涛,张智,梁上坤,2020.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10):65-75. 张雪兰,何德旭,2012.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2000—2010)[J].经济研究(5):31-44. 周国富,李贺,2022.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及收敛性检验[J].统计学报(2):1-15. 占华,2021.政策不稳定性如何影响环境污染:基于地市级官员变更的实证检验[J].中国经济问题(3):76-89. 战明华,张成瑞,沈娟,2018.互联网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J].经济研究(4):63-76. BECK T, PAMUK H, RAMRATTAN R, et al, 2018. Payment instruments, finance and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33(3):162-186. BERG T, BURG A, GOMBOVIC A, PURI M, 2020. On the rise of fintechs:credit soring using digital footprints[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33(7):2845-2897. BORIO C, ZHU H, 2008. Capital regulation,risk-taking and monetary policy: a missing link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Z]. BIS working paper. BOYD J, DE N, 2005. The theory of bank risk taking and competition revisited[J]. Journal of finances ,60(3):1329-1343. CHAMI R, HAKURA D, COSIMANO T, et al, 2010. US bank behavior in the wake of the 2007—2009 financial crisis[Z]. IMF working paper. DRASCH J, SCHWEIZER A, 2018. Intergrating the “troublemaker”:a taxonomy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banks and fintechs [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100(4):26-42. HOU X, GAO Z, WANG Q, 2016.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and banking market discipline: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2(2):8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