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华,徐绮爽,王宝顺,2021.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税务研究(8):107-112. 白雪洁,宋培,李琳,2022.数字经济发展助推产业结构转型[J].上海经济研究(5):77-91. 柏培文,张云,2021.数字经济、人口红利下降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J].经济研究(5):91-108. 曹静韬,张思聪,2022.数字经济对我国地区间税收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空间杜宾模型[J].税务研究(6):13-21. 陈鑫,刘生旺,2020.电子商务与地区间企业所得税分配: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江海学刊(6):94-98. 杜莉,郑毓文,2019.增值税省际转移与政府间横向财政平衡:基于我国42部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36-148.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等,2003.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3):9-18,89. 何炜,雷根强,2018.财政压力、税收转移与增值税分成机制探索[J].财贸经济(8):5-20. 胡晓东,蔡思思,2020. 增值税分配的纵向与横向均衡:基于地区协同发展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5-142. 黄思明,解洪涛,匡浩宇,2022. 消费地原则下数字经济增值税横向分配估算: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视角[J].税务研究(6):22-27. 黄夏岚,刘怡,2012.增值税收入地区间转移的衡量:生产地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的比较[J].财贸经济 (1):25-33. 金芳,金荣学,2020. 财政支农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效应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5):82-91. 李小玉,李华旭,2022. 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经济经纬(6):88-97. 刘杰,王胜华,2022. 数字经济影响增值税跨地区转移的机制分析[J].税收经济研究(6):49-59. 刘怡,耿纯,张宁川,2019. 电子商务下的销售新格局与增值税地区间分享[J].税务研究(9):25-34. 刘怡,聂海峰,张凌霄,等,2022.电子商务增值税地区间分享和清算[J].管理世界(1):62-78. 吕冰洋,蔡红英,崔茂权,2015.实现消费地原则的增值税改革: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破解之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3-9. 马晓君,李艺婵,傅治,等,2022. 空间效应视角下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统计与信息论坛(11):14-25. 谢贞发,范子英,2015. 中国式分税制、中央税收征管权集中与税收竞争[J].经济研究(4):92-106. 谢贞发,李梦佳,2012. 我国地区间增值税负担与收入归属不对称问题研究:基于生产地原则和消费地原则的比较分析[J].税务研究(2):33-37. 徐绮爽,王宝顺,2023. 数字经济与区域间横向税收分配失衡:基于税收与税源背离现象的考察与实证检验[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3):82-96. 颜振宇,徐振,2013. 增值税“扩围”改革对地方分享收入的影响与分成比例设计[J].财会研究(6):14-17. 杨帆,刘怡,2014. 重构增值税地区间分享制度[J].税务研究(8):12-18. 郁晓,赵文伟,2019. B2C电子商务对地区增值税税负影响研究[J].财经论丛(4):26-36. 袁从帅,赵妤婕,2021. 数字经济税收转移:机制、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J].国际税收(9):65-72. 袁胜超,吕翠翠,张帅,2022. 数字经济发展降低了市场分割吗?——基于地区经济联系与行政垄断的双重视角[J].经济经纬(6):24-33. 钟文,郑明贵,2021. 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79-87. ACEMOGLU D, RESTREPO P, 2020. Robots and jobs: evidence from US labor market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28(6): 2188-2244. LESAGE J P,PACE R K, 2009.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 Frorida:CRC press. STURGEON T J, 2021. Upgrading strategies for the digital economy[J].Global strategy journal, 11(1):3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