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志贤, 何伟财.2016. 城市功能、专业化分工与产业效率[J]. 财经论丛 (11):11-19. 顾朝林,王颖.2013.城市群规划中的管治研究——以绍兴城市群规划为例[J].人文地理 (2):61-66. 顾朝林,于涛方,刘志虹,等.2007.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 (10):40-43. 李靖.2015.新型产业分工、功能专业化与区域治理[J].中国软科学(3):80-92. 李鲁奇,马学广,鹿宇.2019.飞地经济的空间生产与治理结构——基于国家空间重构视角[J]. 地理科学进展 (3):346-356. 刘汉初,卢明华.2014.中国城市专业化发展变化及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4):85-96. 刘胜.2019.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吗?——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经验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12-21. 罗小龙,沈建法.2006.跨界的城市增长——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例[J].地理学报 (4):435-445. 马学广,窦鹏.2018.中国城市群同城化发展进程及其比较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 (5):105-115. 马燕坤.2016.城市群功能空间分工形成的演化模型与实证分析[J]. 经济管理 (12):42-57. 齐讴歌,赵勇,白永秀.2018.城市群功能分工、技术进步差异与全要素生产率分化——基于中国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宁夏社会科学 (5):86-97. 苏红键,赵坚.2011.产业专业化、职能专业化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4):25-34. 苏红键.2017.中国城市专业化特征及其解释[J]. 中国经济问题 (3):40-51. 王磊,付建荣.2016.基于产业分工的关天经济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实证研究[J]. 经济经纬 (3):7-12. 王贤彬,吴子谦.2018.城市群中心城市驱动外围城市经济增长[J]. 产业经济评论(3):56-73. 魏后凯.2007.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30-36. 颜银根,文洋.2017. 城市群规划能否促进地区产业发展?——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的研究[J]. 经济经纬 (2):7-12. 张衔春,栾晓帆,马学广,等.2018.深汕特别合作区协同共治型区域治理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 (9):1466-1474. 张衔春,许顺才,陈浩,等.2017.中国城市群制度一体化评估框架构建——基于多层级治理理论[J].城市规划(8):75-82. 赵勇,白永秀.2012.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测度与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11):18-30. 赵勇,魏后凯.2015.政府干预、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兼论中国区域政策的有效性[J]. 管理世界 (8):14-29. DURANTON G,PUGA D.2005.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sat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343-370. ETTLINGER N,CLAY B.2010.Spatial divisions of corporate services occup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1983—1988[J].Growth and Change,(1):36-53. FUJITA M,TABUCHI T.1997.Regional growth in postwar Japan[J].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6):643-670. KOLKO J.1999.Can I get some service he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rvice industries,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12):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