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21年 38卷 2期
刊出日期:2021-03-10

区域经济
三农问题
国际经济
产业经济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区域经济
5 高新才, 殷颂葵
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俱乐部趋同分析
运用基于非合意产出的SE-SBM模型测度了西北地区33个地级城市2010—201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借助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考察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及俱乐部趋同的存在性。结果表明:尽管西北地区90.9%的城市水资源利用综合技术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状态,但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水资源利用各项效率偏西北-偏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稳定,但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方向性略有减弱,而规模效率的方向性略有增强;水资源利用各项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且低-低类型的板块集聚特征更为显著;水资源利用各项效率均存在较强的俱乐部趋同特征,且空间作用对俱乐部趋同具有重要影响。
2021 Vol. 38 (2): 5-13 [摘要] ( 852 ) [HTML 1KB] [PDF 2908KB] ( 940 )
14 胡丽娜, 薛阳
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活跃度激励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
基于2000—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活跃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活跃度具有显著正向的激励效应,能够促进区域创新活跃度提升,财政分权度越大,区域创新活跃度越强;(2)财政分权对财政科技支出具有显著正向的激励效应,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活跃度亦具有显著正向的激励效应,财政分权通过影响财政科技支出进而间接影响区域创新活跃度,即财政科技支出存在中介效应;(3)在控制财政科技支出后,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活跃度影响依然显著为正,且财政科技支出变量也显著为正,财政科技支出为部分中介变量。据此,应从完善财政分权制度设计、健全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考核机制、改革科技创新支出结构等方面增强区域科技创新活跃度。
2021 Vol. 38 (2): 14-22 [摘要] ( 780 ) [HTML 1KB] [PDF 1677KB] ( 904 )
23 陈磊, 胡立君, 何芳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中国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战略的提出对加强区域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联系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引力模型、中心职能强度等方法计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结合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以及周边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能够显著提高区域整体的中心职能强度,加强区域经济联系。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经济联系强度的促进作用是西部大于中部,但在东部并不显著。政策含义方面,建议加大对长江经济带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扩大区域中心城市特别是东部省市经济辐射的强度与范围,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2021 Vol. 38 (2): 23-32 [摘要] ( 712 ) [HTML 1KB] [PDF 1412KB] ( 1120 )
三农问题
33 周琳娜, 郑豪, 丁宇刚, 李渊琦
贫困村与政府的距离对其脱贫的影响——基于脱贫攻坚的背景
运用二元离散选择模型、排序选择模型和OLS模型,实证分析了脱贫攻坚背景下贫困村与政府的距离对其脱贫概率和脱贫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困村与政府的距离通过政绩效应和经济效应来影响贫困村脱贫;贫困村离县政府的直线距离和交通距离对其脱贫概率和脱贫速度均有显著影响,而贫困村与市政府的距离对其脱贫概率和脱贫速度的影响不明显;贫困村到县政府的距离对其脱贫概率和脱贫速度都存在U形影响;离县政府更远和更近的贫困村分别享受到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更多的经济机会是形成U形影响的潜在原因。
2021 Vol. 38 (2): 33-43 [摘要] ( 746 ) [HTML 1KB] [PDF 1441KB] ( 600 )
44 耿鹏鹏
种植结构“非粮化”:农地租约稳定性的维度逻辑及其证据
从政府、市场和租期维度解读农地租约稳定性概念,验证分析租约稳定性三个维度及其交互项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维度的租约稳定性对农户种植行为“趋粮化”具有正效应;租期维度的租约稳定性与市场维度的租约不稳定会显著诱导农地转入户的“非粮化”种植选择;三个维度交互项的估计结果显示,政府维度租约稳定性会减弱市场维度租约不稳定对种植结构“非粮化”的正向作用,市场维度的租约不稳定会强化租期维度租约稳定性对“非粮化”的正效应,租期维度租约稳定性可以消除政府服务对种植结构“趋粮化”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农地转入户对国家政策的了解、交易动机和土地流转纠纷分别在租约稳定性的种植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租约稳定性具有事前确定与事后影响的双重基因。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实现长期转入经营、稳定租金水平是提高流转交易双方租约稳定性、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途径。
2021 Vol. 38 (2): 44-53 [摘要] ( 608 ) [HTML 1KB] [PDF 1229KB] ( 980 )
国际经济
54 杨栋旭, 于津平
投资便利化、外商直接投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要素生产率
当前,推进投资便利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重要内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投资便利化如何通过FDI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TFP进步。研究发现:投资便利化建设有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TFP的提高,其机制主要是FDI(尤其是跨国并购)流入的外溢效应。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制度质量、金融服务等不同类型的投资便利化建设,均有助于促进沿线国家TFP的提高。异质性分析表明,投资便利化建设对东南亚、西亚和中东欧地区沿线国家TFP的促进效应显著,对中亚、南亚和独联体地区沿线国家TFP的促进效应则不明显;投资便利化建设对高经济发展阶段沿线国家TFP的促进效应大于中低经济发展阶段的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投资便利化建设对沿线国家TFP的促进效应比倡议提出前更大。
2021 Vol. 38 (2): 54-63 [摘要] ( 792 ) [HTML 1KB] [PDF 1250KB] ( 1305 )
64 王孝钰, 郝莉莉
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影响因素及投资绩效研究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迅速响应,成果丰硕。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了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劳动力密集的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更倾向对沿线国家投资,且这一特征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投资绩效与企业劳动力密集度显著正相关,但与产品市场竞争度相关性不显著。该研究对理解“一带一路”经济政策的真实效应具有一定启示,也有助于企业分析自身是否适合参与相关的战略规划。
2021 Vol. 38 (2): 64-73 [摘要] ( 730 ) [HTML 1KB] [PDF 1237KB] ( 1032 )
74 韦琳, 肖梦瑶, 徐立文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研究
基于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政府资源配置、实现宏观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参与倡议企业的投资效率。在使用“古代丝绸之路”作为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更换被解释变量、按企业规模和法律制度环境进行分样本回归后,结论依然成立。此外,从产能视角探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投资效率的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缓解国内的过剩产能,促进要素资源、市场份额的分配和流动,使国内企业产能得到有效利用,进而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研究不仅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而且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推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1 Vol. 38 (2): 74-81 [摘要] ( 913 ) [HTML 1KB] [PDF 1477KB] ( 1089 )
产业经济
82 李勇, 马芬芬
人力资本错配如何扭曲了产业结构升级
基于2000—2018年的省际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错配影响产业结构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负面影响。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错配不仅抑制技术创新,引起产业结构偏离,还限制竞争部门收入增长,拉大垄断部门和竞争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最终阻碍产业结构升级。模型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7.93%、14.54%、15.16%和19.73%。分地区回归结果还发现,东部地区的扭曲和中介效应作用较小,中西部的扭曲和中介效应较大。因此,矫正人力资本错配,实现人力资本在垄断部门和竞争部门间的正确配置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 Vol. 38 (2): 82-90 [摘要] ( 849 ) [HTML 1KB] [PDF 1220KB] ( 2024 )
91 田红彬, 杨秀云, 田启涛
数字经济时代零售业态演化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
基于2005—2018年零售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从零售行业的演化过程来分析不同阶段零售商经营模式选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纯实体”零售转向“触网”零售阶段,由于网络渠道拓展过程中大幅增加了实体零售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经营费用,管理复杂性的增加引发了零售企业利润损失。因此,实体零售商开展网络零售并没有增加企业绩效。在“触网”零售转向“新零售”阶段,数字化经营和“全渠道”协同效应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和周转效率,促使零售企业获取更高的利润和绩效。因此,“新零售”提升了零售企业绩效。异质性结果表明:业态演化对于东部地区零售企业的影响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对不同属性零售企业的影响则无显著差异。其结论为客观评估数字经济背景下零售业业态发展和企业绩效变化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2021 Vol. 38 (2): 91-101 [摘要] ( 1012 ) [HTML 1KB] [PDF 1259KB] ( 1482 )
企业管理
102 王爱群, 闫盼盼, 赵东
海归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选取2009—2017年完成跨境并购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海归董事对企业跨境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归董事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跨境并购绩效,且这一影响是通过提高企业并购整合能力、研发产出和生产效率的路径实现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相较于海外学习经历,董事的海外工作经历对跨境并购绩效的增量贡献更大;相较于普通职位的海归董事,关键职位(CEO或总经理)的海归董事对跨境并购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行为的优化、董事会成员选聘及治理效应的发挥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1 Vol. 38 (2): 102-111 [摘要] ( 681 ) [HTML 1KB] [PDF 1226KB] ( 1232 )
112 张焰朝, 孙光国
企业风险承担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
以2007—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风险承担显著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经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减弱了风险承担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间的负相关关系;金融化程度和代理成本加剧了风险承担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间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对投资者和监管者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21 Vol. 38 (2): 112-121 [摘要] ( 755 ) [HTML 1KB] [PDF 1233KB] ( 1102 )
122 刘鑫鑫, 惠宁
互联网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基于“双创”视角的分析
基于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两个维度,利用2006—2017年中国省域的面板数据探讨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显著推动了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双轮”驱动,其中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溢出效应更显著。分区域看,互联网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中西部地区从中能够获得更大效益。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互联网与企业家创业精神之间存在倒U形的正向非线性关系,对企业家创新精神则存在正向边际递增的非线性驱动效应,同时这种门槛效应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不仅能够阶段性地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发挥,而且能够缩小区域之间企业家精神的差距,这为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和打造“双创升级版”提供了重要启示。
2021 Vol. 38 (2): 122-130 [摘要] ( 790 ) [HTML 1KB] [PDF 1228KB] ( 664 )
财政金融
131 刘方
税收冲击、预期效应与中国税率弹性
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引入预期和未预期两类税率冲击,推导产出等内生变量关于税收冲击的政策函数,并借助描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预期效应对中国税率弹性及减税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1)短期内减税冲击(无论预期冲击还是未预期冲击)对产出、消费、投资均有扩张效应;(2)经济主体预期行为放大减税政策效果;(3)长期内预期减税政策的刺激效果优于未预期减税政策。为保障宏观经济的中高速平稳运行,未来仍应坚持实施减税举措,政府在实施减税政策之前如果能提前1~3个季度予以公告将显著提升刺激效果。
2021 Vol. 38 (2): 131-140 [摘要] ( 476 ) [HTML 1KB] [PDF 1864KB] ( 666 )
141 张子荣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使用绩效地区差异研究——基于新《预算法》实施前后DEA模型的分析
基于2012—2018年我国省域人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等数据,使用包络数据分析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使用绩效的区域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新预算法的实施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的提高,但呈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和大部分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呈提高态势,而大部分西部地区支出效率却呈下降态势。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地方政府发债融资,并依据地区差异,选取差异化的策略,重点关注西部地区债务支出效率问题,加强债务资金管理,提高西部地区债务支出效率。
2021 Vol. 38 (2): 141-150 [摘要] ( 754 ) [HTML 1KB] [PDF 1210KB] ( 993 )
151 方晨曦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增长效应——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分析
基于1994—2018年中国中长期资本项目数据,构建开放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资本项目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本项目开放在一定前提下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会带来对外负债升高的风险;后工业化国家,资本的产出弹性下降,资本开放带来的负债风险也随之降低;人口老龄化国家,面临储蓄率下降,资本项目开放有利于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速。本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论证了中国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改革的时机合理性;统筹推进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改革,坚持双向开放,让中国与世界共享资本要素自由流动的成果。
2021 Vol. 38 (2): 151-160 [摘要] ( 562 ) [HTML 1KB] [PDF 1225KB] ( 916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jjjw@huel.edu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