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厚,马全成,王欢芳,等,2020.产业融合、技术转移与协同创新绩效[J].统计与决策(1):113-117. 陈诗一,陈登科,2018.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2):20-34. 范斐,连欢,王雪利,等,2020.区域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4-11. 方杰,张敏强,2012.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乘积分布法、非参数Bootstrap和MCMC法[J].心理学报(10):1408-1420.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2011.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5):4-16. 高智,鲁志国,2019.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8):71-81. 郭朝先,2019.产业融合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49-60. 贺灵,程鑫,邱建华,2012.技术创新要素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3):103-107. 胡树华,张冀新,2007.基于产业融合的我国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6):34-36. 黄宏彬,2016.基于产业融合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新模式研究:以中国船舶制造业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42-45. 林勇虎,林正根,2016.基于产业融合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25-28. 刘友金,易秋平,贺灵,2017.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J].经济地理(9):1-10. 罗栋,程承坪,2015.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协同创新研究:以旅游与演艺产业融合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70-73. 綦良群,高文鞠,2019.区域产业融合与装备制造业绩效提升[J].中国科技论坛(10):59-70. 姜博,马胜利,唐晓华,2019.产业融合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构嵌入的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9):77-86. 单元媛,罗威,2013.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实证研究:以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为例[J].企业经济(8):49-56. 孙天阳,成丽红,2020.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出口绩效:基于社会网络和企业异质性的研究[J].金融研究(3):96-114. 唐晓华,刘蕊,丁琦,等,2020.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互联网+”视角[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69-80. 陶长琪,周璇,2015.产业融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耦合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3):21-31,110. 汪芳,潘毛毛,2015.产业融合、绩效提升与制造业成长:基于1998—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J].科学学研究(4):530-538,548. 王爱俭,舒鑫,于博,2020.产业政策扶持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J].商业经济与管理(10):52-72.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2004.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5):614-620. 夏天添,付跃强,2020.组织间联结、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0):24-30. 解学梅,2010.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8):51-64. 熊励,郑慧娴,2020.创新要素协同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影响:基于品牌竞争力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3):20-29. 杨汝岱,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61-74. 张爱琴,薛碧薇,张海超,2021.中国省域创新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及空间分布分析[J].经济问题(6):98-105. 张敬文,李一卿,陈建,201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绩效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9):109-122. 赵珏,张士引,2015.产业融合的效应、动因和难点分析:以中国推进“三网融合”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11):56-62. 赵玉林,裴承晨,2019.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与制造业转型升级[J].科技进步与对策(11):70-76. BOWEN D E, SIEHL C, SCHNEIDER B,1989.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customer service orientations in manufacturing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4(1):75-95. EDWARDS J R, LAMBERT L S,2007.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moderation and mediation:a general analytical framework using moderated path analysis[J].Psychological methods,12(1):1-22. TAYLOR A B, MACKINNON D P, TEIN J Y,2008.Tests of the three-path mediated effect[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11):241-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