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 2017. 中国经济改革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7):4-17. 蔡昉,王美艳. 2012. 中国人力资本现状管窥:人口红利消失后如何开发增长新源泉[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4):56-65,71. 蔡跃洲,付一夫. 2017.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J].经济研究(1):72-88. 陈文锋,刘薇. 2016.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29-33. 楚永生,于贞,王云云. 2017. 人口老龄化“倒逼”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效应:基于中国30个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产经评论(6):22-33. 董新兴,刘坤.2016.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4):112-121. 都阳. 2014. 劳动力市场变化与经济增长新源泉[J].开放导报(3):31-35. 范金,姜卫民,刘瑞翔. 2017. 增加值率能否反映经济增长质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21-37. 高丽娜,蒋伏心. 2018. 阶段特征、比较优势演化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J].经济学家(2):46-53. 郭晨,张卫东. 2018.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基于PSM—DID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5):78-88. 韩永辉,黄亮雄,王贤彬. 2017. 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发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8):33-48. 贺建风,张晓静. 2018.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8):56-73. 黄群慧,刘湘丽,邓洲,等.2014. 新工业革命,塑造全球竞争新格局[N].人民日报,02-10. 金碚. 2011. 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J]. 中国工业经济(7):5-14,25. 金碚.2012. 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5):5-17. 李伟,贺灿飞. 2017.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中国制造业空间转移[J].地理科学(9):1289-1299. 林春艳,孔凡超,孟祥艳. 2017. 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动态空间 Durbin 模型[J].经济与管理评论(6):122-129. 林炜. 2013. 企业创新激励:来自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解释[J].管理世界(10):95-105. 罗文,徐光瑞. 2013. 中国工业发展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1):50-60. 陆旸,蔡昉. 2016.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基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模拟[J].世界经济(1):3-23. 毛昊,尹志锋,张锦. 2018. 中国创新能够摆脱“实用新型专利制度使用陷阱”吗[J].中国工业经济(3):98-115. 聂高辉,黄明清. 2015.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J].科学决策(11):1-17. 彭树涛,李鹏飞. 2018. 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评价及提升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5):34-40,54. 任栋,李新运. 2014. 劳动力年龄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J].人口与经济(5):95-103. 任保平,李梦欣. 2017.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增长分化的理论解释[J].经济学家(10):31-41. 王海兵,杨蕙馨. 2015. 创新驱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9-2012[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23-34. 王海兵,杨蕙馨. 2016. 创新驱动与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4):1351-1386. 王勇,沈仲凯. 2018. 禀赋结构、收入不平等与产业升级[J].经济学(季刊)(2):801-824. 汪伟,刘玉飞,彭冬冬. 2015. 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1):47-61. 向国成,邝劲松,文泽宙. 2018. 研发投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分工门槛效应研究: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4):84-100. 杨汝岱. 2015. 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61-74. 杨雪,侯力. 20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和微观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4):46-53. 余淼,金洋,张睿. 2018. 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衡量与生产率估算[J].经济研究(5):56-71. 张海洋,金则扬. 2017. 中国工业TFP的新产品动能变化研究[J].经济研究(9):72-85. 张杰,何晔. 2014. 人口老龄化削弱了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吗?[J].南京大学学报(3):24-36. 张杰,刘元春,郑文军. 2013. 为什么出口会抑制中国企业增加值率?[J].管理世界(6):12-27. 张杰,周晓燕. 2011. 中国本土企业为何不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6):82-93. 张满银,张丹. 2019. 京津冀地级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分析[J].经济经纬(1):26-33. 张新芝,曾雨菲,李小红. 2020. 制造业产业转移驱动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105-115.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2014. 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J].经济研究(12):4-17,32. DESMET K, HENDERSON J V. 2015. The geography of development within countries[J].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5):1457-1517. JU J, LIN J Y, WANG Y. 2015. Endowment structures,industrial dynamics,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76:244-263. KEE H L, TANG H. 2016 . Domestic value added in exports: Theory and firm evidence from China[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6(6):1402-1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