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贾朋,2022.中国地区差距类型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工业经济(12):5-13. 陈春华,曹伟,曹雅楠,等,2021.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脱虚向实”[J].财经研究(9):78-92. 陈思霞,许文立,张领祎,2017.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来自中国所得税分享改革的政策实验[J].财贸经济(4):37-53. 干春晖,郑若谷,2010.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及其产业分解[J].中国工业经济(6):25-34. 郭峰,王靖一,王芳,等,2020.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季刊)(4):1401-1418. 郭峰,熊云军,石庆玲,等,2023.数字经济与行政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再考察:来自卫星灯光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4):16-34. 郝宪印,张念明,2023.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化脉络与推进路径[J].管理世界(1):56-67. 洪兴建,2010.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J].经济研究(12):82-96. 黄燕萍,刘榆,吴一群,等,2013.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分级教育的效应[J].经济研究(4):94-105. 黄益平,黄卓,2018.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4):1489-1502. 李彦龙,沈艳,2022.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不平衡[J].经济学(季刊)(5):1805-1828. 刘敏楼,黄旭,孙俊,2022.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6):113-122. 陆铭,李鹏飞,2022.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研究(8):16-25. 马德功,滕磊,2020.数字金融、创业活动与包容性增长[J].财经论丛(9):54-63. 倪鹏飞,刘伟,黄斯赫,2014.证券市场、资本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视角[J].经济研究(5):121-132. 潘爽,叶德珠,叶显,2021.数字金融普惠了吗:来自城市创新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家(3):101-111. 任太增,殷志高,2022.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J].管理学刊(1):23-35. 宋翠玲,2007.对我国区际经济与金融差距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0):120-130. 唐松,伍旭川,祝佳,2020.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J].管理世界(5):52-66. 田喜洲,郭新宇,杨光坤,2021.要素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9):61-70. 汪亚楠,谭卓鸿,郑乐凯,2020.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7):92-112. 王必达,苏婧,2020.要素自由流动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吗:基于“协调性集聚”的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4):129-143. 王小鲁,胡李鹏,樊纲,2021.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肖威,2021.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局面?[J].经济评论(5):50-64. 谢绚丽,沈艳,张皓星,等,2018.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4):1557-1580. 余林徽,马博文,2022.资源枯竭型城市扶持政策、制造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8):137-155. 张梁,相广平,马永凡,2021.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差距的影响机理分析[J].改革(5):88-101. 张铭心,谢申祥,强皓凡,等,2022.数字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出口: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J].世界经济(1):30-56. 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2019.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8):71-86. 赵奇锋,赵文哲,卢荻,等,2018.博彩与企业创新:基于文化视角的研究[J].财贸经济(9):122-140. 赵涛,张智,梁上坤,2020.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10):65-76. 郑万腾,赵红岩,赵梦婵,2022.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环境污染治理吗?——兼议地方资源竞争的调节作用[J].产业经济研究(1):1-13. 周立,王子明,2002.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10):1-13. 周民良,1997.论我国的区域差异与区域政策[J].管理世界(1):175-185. 周文,赵果庆,徐波,2017.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突破与政策应对:基于地区收入差距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26-38. KAKWANI N,1984.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curve and its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2(4): 384-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