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21年 38卷 3期
刊出日期:2021-05-10

区域经济
三农问题
国际经济
产业经济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区域经济
3 赖思振
撤县(市)设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选取南通市通州区、徐州市铜山区、扬州市江都区、苏州市吴江区和泰州市姜堰区共5个案例,以2000—2017年为研究期,对上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情况进行历时性测评分析。结果显示:撤县(市)设区存在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撤县(市)设区对被撤县(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撤县(市)设区主要通过政府行为、社会需求和资源供给来影响被撤县(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政府行为、社会需求、资源供给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分别起着主导作用、拉动作用和推动作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产业政策的地方政府规章和文件累积量、人力资本累积量以及科学技术和教育支出是被撤县(市)在撤县(市)设区后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影响因子。
2021 Vol. 38 (3): 3-13 [摘要] ( 899 ) [HTML 1KB] [PDF 2565KB] ( 882 )
14 李新安
环境规制、政府补贴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04—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环境规制与政府补贴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在省际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政府在推动绿色创新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政府基于绿色发展目标实施的环境规制政策会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倒U形的本地效应,即各省份整体绿色创新能力会随当地政府规制强度的增大而提高,但当规制强度超过临界点则会产生抑制作用;政府的补贴政策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来提升当地的绿色创新能力;从对邻近省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估计结果来看,环境规制和政府补贴都存在负面空间溢出效应,即不利于关联地区的绿色技术进步。
2021 Vol. 38 (3): 14-23 [摘要] ( 1187 ) [HTML 1KB] [PDF 1231KB] ( 1612 )
三农问题
24 罗丽, 李晓峰
进城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对城镇地区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基于家庭异质性的研究
相对于收入不平等,消费不平等可以更全面、更直观地反映个体或家庭的福利状态。在我国,随着劳动力在乡城间的流动,乡城居民的家庭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基于家庭同质性的消费不平等测算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在进城农民工逐渐呈现家庭化迁移的背景下,利用2016年CFPS数据,对比分析城镇地区拥有不同数量、不同年龄孩子的城镇居民和农民工两类群体家庭间的消费成本,采用等价尺度对消费不平等的测算进行校正,并进一步对城镇地区的消费不平等进行分解测算。研究发现:忽略家庭成员数量、年龄结构的测算方法,容易低估当前的消费不平等状况。其中,对于农民工群体,基于完全需求系统测算的消费基尼系数高出未调整水平将近20%;群体分解的结果显示,农民工群体对城镇地区消费不平等的贡献大于城镇居民,且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不平等大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群体间的不平等;消费类别的分解结果显示,当前拉开城镇地区消费差距的主要是家庭设备、其他支出、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与享受型消费支出。
2021 Vol. 38 (3): 24-33 [摘要] ( 828 ) [HTML 1KB] [PDF 1676KB] ( 697 )
34 王志涛, 李晗冰
身份认同、个人技能与农民工返乡意愿——基于CMDS数据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实证分析了身份认同、个人技能与农民工返乡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城市身份认同与其返乡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在依次加入城市特征变量和个人特征变量后,结果依然显著;个人技能的高低在农民工家乡资源禀赋的作用下显著影响其返乡意愿;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民工流入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民工的流动范围及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年龄都会影响其返乡意愿。鉴于以上研究结论,建议完善劳动力流动的体制和机制,彻底消除身份歧视,让扎根于城市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平等参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为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提供发展平台,使其真正分享到产业链增值的收益,并成为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2021 Vol. 38 (3): 34-43 [摘要] ( 975 ) [HTML 1KB] [PDF 1223KB] ( 1436 )
国际经济
44 许唯聪
制度差异对中国OFDI空间布局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空间滞后模型的分析
国家间制度差异对中国企业OFDI空间布局的影响日渐凸显。利用双重差分空间滞后模型,从总体影响、区域对比和时间趋势等方面考察制度差异对中国OFDI空间分布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中国整体OFDI分布具有空间关联性,且空间辐射效应正在逐步增强。制度差异对中国OFDI布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企业OFDI布局表现出“追求制度强势国、规避制度弱势国”的特征。第二,中国企业的OFDI动机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中国企业表现出显著的资源寻求动机,而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则表现出显著的技术寻求动机。第三,“一带一路”倡议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能够反向调节制度差异对中国OFDI的影响,但反向调节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2021 Vol. 38 (3): 44-54 [摘要] ( 790 ) [HTML 1KB] [PDF 1533KB] ( 1148 )
55 禄雪焕, 杨遂全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研究
外资负面清单制度改革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利用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波动模型,探讨了银行业外资负面清单制度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基于1996—2017年全球范围内5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不良资产率和Z指数衡量各国银行业风险水平,利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多种稳健性检验估计,系统地考察了银行业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实施国银行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外资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银行业风险水平。而且,当实施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或者实施国法治水平比较高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降低银行业风险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积极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完善银行业外资负面清单配套制度,全面提升金融监管治理能力,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具有重要意义。
2021 Vol. 38 (3): 55-65 [摘要] ( 785 ) [HTML 1KB] [PDF 1305KB] ( 971 )
产业经济
66 傅京燕, 程芳芳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省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剧变的趋势下,中国适时提出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国际产业合作优化调整提供了中国方案。利用2008—2018年地级城市层面数据,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研究发现:(1)双重差分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存在时间滞后。(2)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和安慰剂检验证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受地级市-年份层面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3)根据城市地理特征和资源水平进行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胡焕庸线”西北地区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4)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
2021 Vol. 38 (3): 66-75 [摘要] ( 1077 ) [HTML 1KB] [PDF 1464KB] ( 1291 )
76 邓峰, 任转转
信息网络、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转型
信息网络应用和高技术产业集聚为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契机。基于 2006—2017年我国 30 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信息网络背景下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呈现先抑后扬的U形关系,只有当集聚水平超过拐点后,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才不断凸显;空间分解效应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2)信息网络对工业绿色转型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也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动力。(3)信息网络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共同作用延缓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工业绿色转型U形曲线拐点的到来,且信息网络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对工业绿色转型并未显示出积极作用,表明现阶段信息网络的融合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
2021 Vol. 38 (3): 76-85 [摘要] ( 787 ) [HTML 1KB] [PDF 1235KB] ( 1069 )
企业管理
86 王文举, 姚益家
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使用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01—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引入地方政府制定经济增长目标的背景下,使用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显著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进一步引入了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调节作用后发现,当地方政府制定越高的经济增长目标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弱,即地方政府制定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会抑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新时代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精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提供了政策依据。
2021 Vol. 38 (3): 86-94 [摘要] ( 886 ) [HTML 1KB] [PDF 1213KB] ( 1233 )
95 廖进球, 邱信丰
互联网应用促进了企业环保投入吗?
以中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微观数据为样本,分析企业互联网应用对环保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运用与企业环保投入显著正相关,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应用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及小规模企业的环保投入影响更为明显。机制检验显示,互联网应用通过技术水平提升和品牌形象改善两种机制对企业环保投入起作用。研究建议政府继续推动企业宽带提速降费,不断提升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借助互联网推进环境信息披露透明化和公众环保监督常态化,从而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实现绿色转型。
2021 Vol. 38 (3): 95-104 [摘要] ( 755 ) [HTML 1KB] [PDF 1221KB] ( 1163 )
105 王永伟, 岳彩军, 杜浩阳
组织惯例更新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广东、新疆、山东和河南181家企业数据,运用SPSS和AMOS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在环境不确定性情境下,组织惯例更新、动态能力、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惯例更新对动态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组织惯例更新和组织绩效间存在中介效应;环境不确定性能够负向调节组织惯例更新和动态能力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于丰富组织惯例更新和动态能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1 Vol. 38 (3): 105-113 [摘要] ( 881 ) [HTML 1KB] [PDF 1260KB] ( 1536 )
114 肖小虹, 潘也, 王站杰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吗?
基于2014—2019年我国A股41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提升绿色创新水平,且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其他地区企业中均存在。(2)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可通过自身社会资本积累正向影响绿色创新。(3)高管薪酬激励能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强化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的影响高于国有企业,在东部地区企业中的影响高于其他地区企业。研究结论为我国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创新高质量绩效提供了经验借鉴,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1 Vol. 38 (3): 114-123 [摘要] ( 1058 ) [HTML 1KB] [PDF 1232KB] ( 4315 )
财政金融
124 王皓非, 朱蕾
大股东股权质押、崩盘风险和股权资本成本——基于修正的隐含资本成本模型的研究
以2014—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修正的隐含资本成本模型构建股权资本成本变量,对大股东股权质押和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宏观状态和股权质押市场发展阶段,大股东股权质押水平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有所不同:2014—2016年两者无显著的相关性;2017—2019年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崩盘风险可以很好地解释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影响股权资本成本的作用机制,并对各时间段内股权质押与股权资本成本不同的相关性关系进行解释;公司内外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较低,解释能力较弱。
2021 Vol. 38 (3): 124-132 [摘要] ( 803 ) [HTML 1KB] [PDF 1304KB] ( 1789 )
133 张子龙, 王博, 龙志, 陈艳碧
财政分权、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与“资源诅咒”——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实证分析
以地处黄河流域的鄂尔多斯盆地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7年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资源诅咒系数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1)2000—2017年鄂尔多斯盆地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诅咒”效应整体呈下降趋势。(2)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效应不同,成熟型资源型城市最弱,成长型资源型城市次之,衰退型资源型城市最强。(3)财政分权、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均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诅咒”效应,且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自主性(财政分权)不仅是影响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更是破解“资源诅咒”效应的根本前提。
2021 Vol. 38 (3): 133-141 [摘要] ( 792 ) [HTML 1KB] [PDF 1474KB] ( 1478 )
142 王海霞
财政支出结构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运用中国省域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度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并运用分组加权法测算全国的基尼系数,用以描述居民收入不均等情况,作为收入不平等的指标,实证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能够显著改善收入不平等,社会性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显著减缓收入不平等,经济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对于收入不平等也有较大的改善效果。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高收入组而言,无论是社会性财政支出还是经济性财政支出对减缓收入不平等的作用都比较大。社会性财政支出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呈现由东到西逐次递减的现象。中部地区的经济性财政支出更有利减缓收入不平等。
2021 Vol. 38 (3): 142-150 [摘要] ( 868 ) [HTML 1KB] [PDF 1375KB] ( 1030 )
151 赵强, 孙健
空气污染对我国居民健康支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的微观数据,使用清晰断点回归模型,研究空气污染对我国居民健康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空气污染背景下居民的医疗支出与保健支出分别增长了36.35%和15.94%。(2)空气污染对健康支出的正向影响对不同人群具有异质性,其中农村居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和对空气污染的敏感程度弱于城镇居民;男性居民弱于女性居民;低学历居民弱于高学历居民。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的产品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1 Vol. 38 (3): 151-160 [摘要] ( 709 ) [HTML 1KB] [PDF 1804KB] ( 1043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jjjw@huel.edu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