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13年 1卷 5期
刊出日期:2013-08-28

区域经济
三农经济
国际经济
产业经济
企业管理
宏观经济
财政金融
   
区域经济
1 江笑云,汪冲
经济增长、城市化与环境污染排放的联立非线性关系
城市化是EKC的形成机制之一,突出体现为资本要素在工业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通过城市这一载体所形成的空间集聚对于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排放产生了非线性的增速效应,最终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表现出曲线式的非线性趋势,二者的相对变化具有倒U型环境库兹列茨曲线特征,而人口城镇化则没有使得消费与污染排放之间形成这种非线性趋势。笔者基于2000年~2009年省区面板数据,在联立方程体系下考察了环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正反馈关系。研究表明,实施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战略,特别是人口城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举措。
2013 Vol. 1 (5): 1-6 [摘要] ( 3814 ) [HTML 1KB] [PDF 831KB] ( 2254 )
7 南锐,翟羽佳
中国地区慈善捐赠水平差异实证研究——度量、趋势与政策建议
在社会转型期,对我国地区慈善捐赠水平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了2000年~2011年样本数据,运用了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和泰尔指数,对地区慈善捐赠水平差异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慈善捐赠水平差异等级程度较高,呈现出明显上升扩大趋势,且区域内差异占主导地位;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地区慈善捐赠水平差异明显,呈现“U”型特征,省际间差异较区域间差异更为明显,但二者差异的上升变动趋势趋同。
2013 Vol. 1 (5): 7-12 [摘要] ( 3480 ) [HTML 1KB] [PDF 741KB] ( 2036 )
13 王文普,陈斌
环境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省级环境专利的证据
笔者运用2001年~2009年中国31个省级环境专利面板数据,通过非线性设定探讨了环境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政策总体上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这也支持了引致创新假说;知识水平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影响。我们还发现,环境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具有动态性,因而,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2013 Vol. 1 (5): 13-18 [摘要] ( 3530 ) [HTML 1KB] [PDF 815KB] ( 1895 )
三农经济
19 张建杰
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的评价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有效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计。笔者以小麦为例,对其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前后、执行省区与非执行省区产出的总量、结构与效率进行动态及静态比较,结果表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效应较为明显,执行省区小麦的产出集中度、播种面积、单产、销售价格以及规模报酬优势稳步提升;同时,最低收购价对非执行省区的“基准价”功能以及辐射传导作用使政策托市效应一定程度上也溢向了非执行省区。适度扩大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范围与品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农收入有重要作用。
2013 Vol. 1 (5): 19-24 [摘要] ( 3268 ) [HTML 1KB] [PDF 839KB] ( 2474 )
25 易行健,吴庆源,杨碧云
中国城市化对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影响的收入效应与示范效应:2000年~2009年
笔者运用2000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城市化与农村消费的关系进行深入考察;通过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分解,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收入效应及示范效应进行衡量。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确实对农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提升效应更明显;城市化对农村消费的收入效应主要通过工资收入渠道起作用;城市化进程中的示范效应主要通过非刚性消费品拉动农村消费增长。最后,笔者从实证结果出发,提出促进农村平均消费水平上升的城市化渠道的深层次含义,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3 Vol. 1 (5): 25-29 [摘要] ( 3409 ) [HTML 1KB] [PDF 726KB] ( 2148 )
30 李中建
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就业身份与收入差异——基于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
由于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约束,加上个体年龄、经验、技能、教育程度等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会以多种方式在城市谋求发展,管理者、自我雇佣者、雇主都会成为其就业的出路。笔者利用对北京市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多元回归的结果显示除性别、是否培训等因素外,就业身份是造成农村劳动力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雇主、自我雇佣者、管理者的收入都显著地高于务工者。要稳定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应将外来劳动力纳入到城市的公共培训体系中,降低创业门槛,规范和减免税费负担,推进管理和服务的均等化和透明化,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以多种身份谋生和发展。
2013 Vol. 1 (5): 30-34 [摘要] ( 3045 ) [HTML 1KB] [PDF 742KB] ( 2067 )
35 宋茂华
资产专用性、纵向一体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解析
笔者通过比较“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包括专业大户、专业协会、经纪人、合作社)+农户”和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三种不同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优势和不足,以温岭绿牧草鸡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从资产专用性角度分析论证了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产生的必然性及其稳定发展的原因,认为拥有大量专用性资产是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产生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还提出了增加公司和农户的专用性资产投资、完善合作社治理机制、加强合作社诚信建设等推动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3 Vol. 1 (5): 35-41 [摘要] ( 3093 ) [HTML 1KB] [PDF 1059KB] ( 1823 )
国际经济
42 陈秋锋
贸易结构调整、要素市场扭曲与要素收入分配
笔者把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引入H—O模型,分析贸易结构调整、劳动力有限流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收入变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要素收入分配与贸易商品要素密集度转变存在密切联系,劳动所有者收入下降是贸易商品结构调整的结果;资本深化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不利于劳动所有者;作为一个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贸易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出现和要素密集度背离的现象,原因是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扭曲和产品内贸易的发展。
2013 Vol. 1 (5): 42-46 [摘要] ( 3174 ) [HTML 1KB] [PDF 669KB] ( 1982 )
47 莫莎,何桂香
产业集聚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关系研究
笔者在Metilz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集聚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促进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利用2005年~2011年间我国25个省、市、区相关数据就产业集聚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作用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作用影响显著;不同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差异导致了区域出口复杂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是促进一个国家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2013 Vol. 1 (5): 47-52 [摘要] ( 3101 ) [HTML 1KB] [PDF 815KB] ( 2184 )
53 张先锋,卢丹,张燕
税收优惠、社会性支出与外商直接投资——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
笔者利用我国1999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税收与FDI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和社会性支出及其结构对FDI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外资在进行区位选择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税收优惠视为主导性因素,而是更重视当地的社会性支出水平;社会性支出与FDI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FDI与税收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社会性支出结构对FDI流入具有不同的影响。
2013 Vol. 1 (5): 53-58 [摘要] ( 3205 ) [HTML 1KB] [PDF 742KB] ( 2045 )
59 王姝怡,武止戈
知识产权保护与南北垂直分工布局——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
北方跨国企业如何调整垂直分工生产布局对于借助南北分工优化产业结构的南方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笔者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修改Antras企业边界模型,分析南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跨国企业南北生产布局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更新周期短的北方跨国企业受南方知识产权环境影响小,有利于其借助垂直专业化分工发掘南方成本优势;产品更新周期长的企业鉴于其技术遭模仿风险性高,更倾向于在北方垂直一体化生产。基于以上分析,南方国家应视产品生命周期异质性特征实施差别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以利于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
2013 Vol. 1 (5): 59-64 [摘要] ( 3585 ) [HTML 1KB] [PDF 769KB] ( 1873 )
产业经济
65 邱立成,曹知修,王自锋
欧盟环境政策与新能源产业集聚: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在欧盟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制定各项环境政策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始终是各成员国高度重视的核心内容。笔者详细阐释了重点国家的环境政策,对欧盟各成员国的环境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证明欧盟各成员国的环境政策对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影响显著。此外,研究还发现,二氧化碳排放、教育投入、人均GDP增长也对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013 Vol. 1 (5): 65-71 [摘要] ( 3020 ) [HTML 1KB] [PDF 1187KB] ( 1914 )
72 周新苗,李燕
贸易自由化与产业集聚:经济地理视角的理论解析
笔者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发达程度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产业集聚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出口和进口成本的贸易自由化过程主要取决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具体采取的贸易政策当自由化进程中的贸易政策使得更多种类的出口生产企业集聚于发达国家,那么两国的经济增长率会得到改善,贫富差距缩小;自由化政策若使得更多的生产企业集聚于发展中国家,则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但发展中国家的福利会得到改善,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会缩小。
2013 Vol. 1 (5): 72-77 [摘要] ( 3279 ) [HTML 1KB] [PDF 851KB] ( 1890 )
78 欧阳秋珍1,陈昭
技术溢出、自主创新与我国经济波动
笔者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结合RBC理论与国际技术扩散理论,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投资伙伴1990年~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溢出、自主创新与我国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最大的是FDI渠道的技术溢出,来自FDI的技术冲击能够减轻我国经济的波动;其次是进口渠道的技术溢出,然而通过进口渠道溢出的技术会加速我国经济波动;国内的技术创新对本国经济波动影响最小,而且影响为负。
2013 Vol. 1 (5): 78-83 [摘要] ( 3302 ) [HTML 1KB] [PDF 745KB] ( 1887 )
企业管理
84 张功富,王永强,刘振
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笔者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地方保护对企业投资行为及其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地方保护严重的地区,企业过度投资更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更为严重;在地方保护严重的地区,企业更少对外投资,非国有企业的这种倾向更明显;过度投资会损害企业竞争优势,因而,地方保护严重削弱了企业竞争优势;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但非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作用则相反。这表明,从长远看,地方保护不仅不能“保护”企业,反而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有害。
2013 Vol. 1 (5): 84-89 [摘要] ( 2974 ) [HTML 1KB] [PDF 919KB] ( 1937 )
90 曹琳
奢侈品品类创新的机制与案例研究
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获得市场成功的关键是在原物质利益需求不变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品类需求。笔者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奢侈品品类需求产生的动力机制、品类创新方向,并以钻石为例,进行品类创新案例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利益在现阶段具有需要缺口大、营销诱因刺激强度系数大的特点,能够产生较大的品类需求,因而选择消费者敏感、迫切的情感利益作为奢侈品的品类,并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是奢侈品品类创新的方向。
2013 Vol. 1 (5): 90-94 [摘要] ( 2791 ) [HTML 1KB] [PDF 746KB] ( 1797 )
95 张会荣,张玉明
转轨制度背景下政治关联与中小企业绩效关系分析
笔者以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转轨制度背景下政治关联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由此来判断中小企业建立政治关联是具有效率促进作用还是阻碍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寻租手段。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政治关联无论与企业财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在市场化程度越低、政府支配资源越多和法治水平越差的地区,政治关联的这种负向绩效效应越强。本研究结果支持中小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寻租假说,即中小企业建立政治关联时付出的非生产性寻租成本不但加大了企业的负担,而且扭曲了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从长远而言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和持续发展。
2013 Vol. 1 (5): 95-99 [摘要] ( 3697 ) [HTML 1KB] [PDF 765KB] ( 1969 )
100 谢香兵
税制改革、产权安排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
笔者以2008年我国所得税税制改革后公司所得税税率下降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上市公司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产权安排对公司避税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公司所得税税率变化前一年,税率降低公司存在显著的利润推迟的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研究显示这种利润推迟盈余管理只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出现,而国有控股公司并没有进行明显的利润推迟盈余管理。研究结论为产权安排对公司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2013 Vol. 1 (5): 100-105 [摘要] ( 3197 ) [HTML 1KB] [PDF 883KB] ( 2259 )
106 陈中武,张宗祥,秦竞博
考虑时变需求带容量限制的设施选址模型研究
日常生活中,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经常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对服务设施重新布局以满足变化的要求。传统设施选址的决策往往因投资限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对固定,不能灵活应对时变需求。笔者研究了时变需求下的容量限制设施选址问题,以满足基于离散和有限时间周期内的顾客需求的变化。在考虑不同需求结构的前提下,笔者对设施的重新布局和调整进行分析和建立模型,以使得不同周期下总投资最小。
2013 Vol. 1 (5): 106-110 [摘要] ( 2766 ) [HTML 1KB] [PDF 656KB] ( 2392 )
宏观经济
111 徐升艳,刘培松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中国居民储蓄的长期动态影响研究
居民部门高储蓄、低消费困扰中国经济。笔者采用1978年~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ECM模型方法,通过研究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的关系,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探索居民部门高储蓄的原因。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少儿抚养比下降提高居民储蓄,老年抚养比上升降低居民储蓄,少儿抚养比的影响较老年抚养比大,约是老年抚养比的3倍;从影响时间上看,少儿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储蓄是长期影响,时间长达20年。
2013 Vol. 1 (5): 111-116 [摘要] ( 3591 ) [HTML 1KB] [PDF 974KB] ( 2110 )
117 刘米娜,杜俊荣
住房不平等与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立足于多层次线性模型的分析
笔者基于CGSS2005调查数据,采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住房不平等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区域差异;城市居民住房的绝对不平等影响了其幸福感,住房数量显著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住房面积对幸福感呈现倒U型的影响;居民住房的相对不平等对幸福感具有显著负向效应;区域住房不平等(住房基尼系数)与幸福感呈现出倒U型关系,临界点在0.325左右,当低于临界点时,区域不平等的扩大会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但超过了临界点则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
2013 Vol. 1 (5): 117-121 [摘要] ( 3527 ) [HTML 1KB] [PDF 754KB] ( 2515 )
财政金融
122 马晓钰,李强谊,郭莹莹
中国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理论与实证——基于省级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笔者利用我国30个省1999年~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权度的提高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也说明了财政分权可能会降低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管制力度。同时笔者还发现,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和上一期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将加重本期环境污染程度,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2013 Vol. 1 (5): 122-127 [摘要] ( 4015 ) [HTML 1KB] [PDF 778KB] ( 2021 )
128 余静文,彭桅,周志梁
国际资本流动与全球失衡:基于制度因素和金融发展的视角
笔者利用Lane 等新构建的各国资产负债数据库,从金融发展和制度质量两个层面对当前国际资本的“逆流”现象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入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制度质量的提高可以极大地促进三类资本的流入;在制度质量的变量中,政府效率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最为直接。
2013 Vol. 1 (5): 128-134 [摘要] ( 3391 ) [HTML 1KB] [PDF 1030KB] ( 2106 )
135 任金政
巨灾保险的市场失效:基于慈善危害视角的研究
笔者认为巨灾保险市场的失效除受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自然灾害风险特点和个人经验主义影响外,还受慈善危害的影响。分析表明政府救济和社会捐助等慈善行为对受灾人是一种免费的保险供给,这增加了个人既不参加保险也不采取其他减灾措施的倾向,慈善行为引起的这种危害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为降低慈善危害的影响,政府需要从制度上做出合理的安排和选择,如采取强制性的自然灾害保险、将更多的精力由灾后救济转移为灾前防御、将灾后救济改变为灾前提供保费补贴、将救济资金转投为巨灾保险基金等。
2013 Vol. 1 (5): 135-139 [摘要] ( 2787 ) [HTML 1KB] [PDF 777KB] ( 1960 )
140 赵晓男,张静,曹云祥,李洪梅
基于MSVAR模型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笔者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基于我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4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和利率传导机制均具有非对称效应。经济扩张期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抑制效应要显著大于经济紧缩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刺激效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其区制发生明显转换,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作用不断加强。
2013 Vol. 1 (5): 140-144 [摘要] ( 3995 ) [HTML 1KB] [PDF 1072KB] ( 2126 )
145 庞晓波,贺光宇,任安昌
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与我国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研究
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关系密切,货币政策及央行外汇干预会对外汇市场压力的集聚和缓解产生作用,同时外汇市场压力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笔者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非模型依赖法EMP指数和我国货币政策变量等内生变量建立VAR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政策变量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货膨胀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没有显著影响,而人民币升值压力则会一定程度上使通货膨胀加剧。
2013 Vol. 1 (5): 145-149 [摘要] ( 3226 ) [HTML 1KB] [PDF 1021KB] ( 1900 )
150 杨荣海
货币国际化与货币互换市场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笔者研究了2000年10月~2011年3月美国货币互换市场的发展与美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货币互换市场价格变动的冲击短期内对国际金融市场中美元国际化带来的冲击是难以界定的,而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货币互换市场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中以美元计价的金融产品的推出,推进了美元国际化。美元的国际化在短期内会扩大美国国内货币互换市场规模,但是,从长期的角度而言,货币国际化的推进不会对货币互换市场带来任何影响。笔者认为中国需要优先发展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市场,这样,可以有效地抵御海外金融市场的冲击,以达到人民币成为国际经济往来中储备货币的目的。
2013 Vol. 1 (5): 150-154 [摘要] ( 3154 ) [HTML 1KB] [PDF 759KB] ( 1958 )
155 刘健,王有鑫
金融发展与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的实证分析
笔者借鉴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引力模型,考察了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及其构成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资本流动规模及其构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资本流动规模越大,同时,权益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债权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较低。此外,虽然金融发展对各类资本流动均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其对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股权投资对金融发展最敏感,次之是FDI和债权投资。
2013 Vol. 1 (5): 155-160 [摘要] ( 3826 ) [HTML 1KB] [PDF 770KB] ( 1992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jjjw@huel.edu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