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12年 1卷 3期
刊出日期:2012-05-15

区域经济
三农研究
国际经济
产业经济
企业管理
宏观经济
财政金融
   
理论经济学
1 李学林, 李晶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生产函数设定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经济增长理论的差异体现在生产函数的设定上。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不满足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框架的条件,呈现出经济增长的自身独特性。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假设条件设定扩展的Leontief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所构造的经济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中的种种典型化事实。
2012 Vol. 1 (3): 1-6 [摘要] ( 4172 ) [HTML 1KB] [PDF 741KB] ( 2467 )
7 李健
我国转轨时期政府俘获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一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
笔者运用扎根理论,以制度理论、企业行为理论和交换理论为依据,对我国俘获者企业的高管进行深度访谈,从微观层面上分析我国转轨时期政府俘获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度—能动性—行为—关系”的政府俘获分析的新框架,在总结政府俘获的原因特征的同时,重点探讨为什么“关系”在我国政府俘获形成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012 Vol. 1 (3): 7-11 [摘要] ( 3308 ) [HTML 1KB] [PDF 1035KB] ( 2035 )
12 于光耀, 范建伟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的探析
作者通过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储户问卷调查综述》中关于物价预期的原始数据,假定居民的物价判断分别服从差额法、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以及逻辑分布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不同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并对其进行了适应性与理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国居民对于物价的预期所服从的分布,这直接影响着我国抑制通胀的手段与策略的选择。
2012 Vol. 1 (3): 12-16 [摘要] ( 3699 ) [HTML 1KB] [PDF 1024KB] ( 2132 )
宏观经济
17 陆万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与实现路径
通过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分析,作者发现结构失衡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障碍,人口红利逐渐式微加剧了我国向高收入组跨越的难度。在调节结构失衡的过程中,应以收入分配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建立集体工资谈判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和财税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由技术内生化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变,实现增长阶段的跨越。
2012 Vol. 1 (3): 17-21 [摘要] ( 3704 ) [HTML 1KB] [PDF 1032KB] ( 2169 )
22 李金荣
中国私营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剖析——基于1998年~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
笔者利用1998年~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私营工业企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1998年~2001年间,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国有企业,但从2002年开始,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反超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私营企业技术研发的相对滞后、不健全的用人机制和不合理的行业分布等因素是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
2012 Vol. 1 (3): 22-25 [摘要] ( 3606 ) [HTML 1KB] [PDF 667KB] ( 2720 )
26 夏程波, 庄媛媛
基于MSVAR模型的房地产通货膨胀效应研究
笔者运用Markov 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房地产波动的通货膨胀效应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波动的通胀效应具有区制依赖性特点:通货膨胀率预期成分在低速增长区制和中速增长区制阶段,均显著影响房地产收益率,并且方向相反;在三个区制中通货膨胀率的周期成分均显著影响房地产波动,在高速发展阶段房地产波动的通胀效应表现为“代理假说”,其余阶段均表现为“费雪假说”。
2012 Vol. 1 (3): 26-30 [摘要] ( 4090 ) [HTML 1KB] [PDF 1734KB] ( 2555 )
31 何丽娜,
我国统一调控下货币政策内部传导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分析
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张,外汇占款取代再贷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发达区域不仅基础货币投放量远远超过其他区域,其区域货币乘数也高于其他区域,导致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基础货币变化对开放程度最高的东部发达区域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不发达的中部区域,对开放程度低的西部不发达区域的影响最小。建议采取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缓解区域货币供给的非均衡性,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整体效率。
2012 Vol. 1 (3): 31-35 [摘要] ( 3780 ) [HTML 1KB] [PDF 868KB] ( 2045 )
区域经济
36 左振宇,叶春华,庄亚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CH-X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笔者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关联性出发,基于增长、依附、竞争、和谐的内在机理,探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CH-X作用机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全国区域经济相关数据,对该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长、依附、竞争、和谐4个要素均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2012 Vol. 1 (3): 36-39 [摘要] ( 3744 ) [HTML 1KB] [PDF 705KB] ( 2104 )
40 郭力,
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基于1999年~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在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背景下,我国各省就业有β收敛特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西部的就业贡献大于东部。中西部的FDI占GDP比重上升较快,对外开放度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有效促进了就业增长。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仅在东部表现明显;说明东部第三产业较发达且能高效拉动就业,而中西部仍主要靠制造业扩大就业。与中西部的政府驱动特征相比,东部更加依赖私人投资拉动就业。
2012 Vol. 1 (3): 40-44 [摘要] ( 3869 ) [HTML 1KB] [PDF 816KB] ( 2133 )
产业经济
45 黄健柏,程慧,郭尧琦,邵留国
美元、石油和金属价格——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美元贬值以及石油价格上涨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两个可能的原因。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采用VAR模型分析了美元价值和石油价格变化对我国铜、黄金、白银等金属价格的冲击影响,以及在此冲击下三种金属价格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美元价值以及黄金和白银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黄金和白银的价格行为;而美元、石油、黄金以及白银价格的变化对于我国铜金属价格的冲击尽管是显著的,但是四者均不是铜金属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2012 Vol. 1 (3): 45-49 [摘要] ( 3899 ) [HTML 1KB] [PDF 698KB] ( 2855 )
50 常亮, 贾金荣
房价与城镇化进程关系及影响研究
城镇化水平对房价的积极影响与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契合程度以及城镇规模相关,并且城镇化水平对房价上涨弹性有增加的趋势,在房价上涨对城镇发展的反馈机制中调整目前两极化非均衡发展的城镇化路径,即在地区差异化的扩散型城镇化进程推进策略中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应是我们的选择。
2012 Vol. 1 (3): 50-54 [摘要] ( 3763 ) [HTML 1KB] [PDF 833KB] ( 2372 )
55 牟俊霖
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差异研究——基于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
作者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差异。OLS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差异从1995年的100%~400%,下降到2008年的17%~36%,随机前沿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无效率差异从1995年的22%~57%,下降到2008年的9%~21%,且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仅比非国有工业企业低2.1%~6.3%,这表明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其规模和垄断优势,在竞争性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仍然低于非国有工业企业10%以上。
2012 Vol. 1 (3): 55-59 [摘要] ( 4046 ) [HTML 1KB] [PDF 739KB] ( 2479 )
60 徐毅鸣
中国稀土产业的国家价值链构建问题研究——基于对俘获型全球价值链治理突破的探讨
稀土产业是中国具有绝对资源优势的战略先导产业,却长期陷于弱小、无序和落后的状态,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由于稀土产业的特殊性,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解释制约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笔者基于中国稀土产业链受制于下游终端消费环节不振的现状,以价值链理论为核心剖析中国稀土产业对俘获型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状况及由此带来的产业链升级障碍,提出了通过构建国家价值链推动中国稀土产业良性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具体战略手段。
2012 Vol. 1 (3): 60-64 [摘要] ( 3579 ) [HTML 1KB] [PDF 985KB] ( 2591 )
国际经济
65 胡昭玲, 宋平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笔者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使用1993年~2009年中国对105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应用动态VAR模型和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及进口之间均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创造型的,但这种创造效应还较为有限。因此,应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发挥其与贸易的良性互动关系。
2012 Vol. 1 (3): 65-69 [摘要] ( 3812 ) [HTML 1KB] [PDF 848KB] ( 2219 )
70 马凌远
中国与G-7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测度与决定因素——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应用
对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测度和对其决定因素的探寻可以更好地为服务贸易流动提供解释,对中国服务贸易开放有重要的政策启示。笔者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1999年~2007年间中国与G-7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并利用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分解,以此寻求影响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成本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G-7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加入WTO后有加速的迹象;空间距离与服务贸易壁垒是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存在的主因,与贸易国的人均收入之差及共同的海陆边界有助于降低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共同的贸易集团对于两国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并不明显。
2012 Vol. 1 (3): 70-74 [摘要] ( 3963 ) [HTML 1KB] [PDF 772KB] ( 2244 )
75 许丽明
外商在中部六省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研究
笔者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1993年~2003年和2004年~2009年外商在中部六省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研究结论表明,影响外商在中部六省直接投资的因素在逐渐发生变化,未来一段时间累计FDI、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优势、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将成为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2012 Vol. 1 (3): 75-79 [摘要] ( 4195 ) [HTML 1KB] [PDF 821KB] ( 2810 )
80 王明益,
基于VAR模型的人力资本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目前国内学者对此研究的较少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利用1985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对人力资本的长期大量的需求,而我国现存的大量人力资本对服务出口的贡献率却不太显著。因此,切实快速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质量是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012 Vol. 1 (3): 80-84 [摘要] ( 3872 ) [HTML 1KB] [PDF 687KB] ( 2482 )
财务会计
90 宋文阁, 荣华旭
股权激励、制度环境与盈余管理——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笔者以沪深交易所2006年~2008年所有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数量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行权限制期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比非国有上市公司明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较之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要弱一些。此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有效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2012 Vol. 1 (3): 90-94 [摘要] ( 3615 ) [HTML 1KB] [PDF 781KB] ( 2047 )
企业管理
95 杨伯坚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
笔者采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制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对其业绩的影响进行检验,其结果并不支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公司业绩。在回归方程中引入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公司治理变量后,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则能够提高财务业绩和成长性。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不能提升公司业绩的原因在于公司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治理结构,没有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公司的战略规划。因此,企业只有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才能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自身发展。
2012 Vol. 1 (3): 95-99 [摘要] ( 3966 ) [HTML 1KB] [PDF 584KB] ( 2326 )
100 吴炯
董事会的功能范畴与功能定位——一个动态匹配框架及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具有两类不同性质的功能——本质功能和原生功能。董事会的本质功能反映了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机制的组织结构保障,但现实中的董事会还有决策制定的原生功能,以及保护主要风险承担者利益的原生功能。同时,它们之间的动态匹配体现了不同的董事会功能定位。为证明这一观点,笔者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与财务困境公司相比而言,绩优公司董事会的功能定位更符合动态匹配的理论原则。
2012 Vol. 1 (3): 100-105 [摘要] ( 3637 ) [HTML 1KB] [PDF 948KB] ( 2045 )
三农研究
106 龙翠红, 洪银兴
农村人力资本外溢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
笔者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的大规模外溢引起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又会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外溢;由于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充分条件。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人力资本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2012 Vol. 1 (3): 106-110 [摘要] ( 4383 ) [HTML 1KB] [PDF 729KB] ( 2107 )
111 郭震, 张冬平
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引起CPI上涨——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
笔者以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析了农业与各部门的产业关联程度,测算了农、林、牧、渔业对CPI及各部门价格的波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造成CPI高涨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型和资源型生产部门价格上涨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也是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2012 Vol. 1 (3): 111-115 [摘要] ( 3684 ) [HTML 1KB] [PDF 804KB] ( 2100 )
商业经济
116 吕君
拉动式库存策略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研究
在制造商延伸责任制类环境制度的压力下,制造商要进行产品的回收再制造并构建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的选择是影响闭环供应链效率的关键。回收库存持有成本率对回收模式的选择影响不大,关键影响因素是产品市场需求价格参数,当参数大于2时制造商回收模式较优,当参数小于2时制造商联合回收模式较优。 算例验证了研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012 Vol. 1 (3): 116-120 [摘要] ( 3550 ) [HTML 1KB] [PDF 638KB] ( 2221 )
财政金融
146 王海南, 崔长彬
财政分权与中国省域经济关系的空间计量检验
笔者利用2000年~2009年中国省域经济统计数据,借助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对财政分权与中国省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中国省域经济间存在显著空间相关关系。研究中,财政分权与经济之间的二次曲线关系得到了部分证实,但这一关系在不同省份、不同年份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最优财政分权度频繁变化;对于各省而言,确定合理的财政分权度范围,尚需更多未来数据支持。
2012 Vol. 1 (3): 146-150 [摘要] ( 3662 ) [HTML 1KB] [PDF 772KB] ( 2274 )
151 汤颖梅, 黄明峰, 李福来
金融市场发展、两税合并与企业资本结构——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笔者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两税合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和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对所得税率影响资本结构呈现的不同特征。结果显示:相比于税率不变的样本企业,税率下降的样本企业负债率下降更显著;金融市场发展越完善,税率变化对企业负债率的影响越显著。
2012 Vol. 1 (3): 151-155 [摘要] ( 3534 ) [HTML 1KB] [PDF 729KB] ( 2196 )
156 陈安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的实证分析
笔者采用SVAR方法实证1995年1月至2011年2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论证了汇率冲击的动态传导机制,得出了如下结论:人民币升值总体上不利于净出口和实际产出的增长,并导致在近期和将来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长,人民币的升值总体上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2012 Vol. 1 (3): 156-161 [摘要] ( 3589 ) [HTML 1KB] [PDF 994KB] ( 2229 )
162 陆江川,陈 军
基于三期模型框架的噪音交易和有限套利条件下的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研究
笔者利用三期模型框架,考虑噪音交易和有限套利两个约束条件,构建噪音交易者、基金投资者和长短期套利基金的投资行为模型,分析长、短期套利基金的投资业绩及其差异。研究发现:无论第2期后市场悲观情绪更加恶化或得到改善,短期套利基金的投资行为对基金投资者都是有害的;长期套利基金由于追求长期收益最大化,对基金投资者是有益的;基金投资者可以根据基金经理在第1期的投资行为及其仓位,识别是短期套利基金还是长期套利基金。
2012 Vol. 1 (3): 162-166 [摘要] ( 3311 ) [HTML 1KB] [PDF 545KB] ( 2010 )
167 潜力,胡援成
股指期货对A股波动性的影响
鉴于GARCH模型适合研究金融时间序列的方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笔者采用该模型研究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否减少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本文选取股指期货推出前后一年的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通过建立GARCH 模型就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股指期货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但不显著。
2012 Vol. 1 (3): 167-170 [摘要] ( 3421 ) [HTML 1KB] [PDF 611KB] ( 2068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jjjw@huel.edu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