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18年 35卷 5期
刊出日期:2018-09-10
区域经济
三农经济
产业经济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一带一路”专题
1
蔡玲, 申君歌
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质量研究
基于嵌套Logit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利用中国2004—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内生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中国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中国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质量有着稳定且正向的影响。分地区估计的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呈现省际差异;东部省份、中部省份、“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和非重点省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出口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而西部省份的知识产品保护强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
2018 Vol. 35 (5): 1-8 [
摘要
] (
883
) [
HTML
1KB] [
PDF
841KB] (
821
)
17
王小腾, 徐璋勇, 刘潭
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利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基于SBM-DDF模型的龙伯格生产率指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金融深化、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三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运用动态GMM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金融深化与金融结构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促进作用,而金融效率的过度提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面效应。针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项而言,在长期,金融深化与金融结构的优化对技术效率存在促进作用,金融结构的优化对技术进步存在促进作用,而金融深化对技术进步存在负面作用。考虑到区域差异性,将样本分为亚洲与欧洲区域,进一步分析发现:欧洲国家金融结构的优化不论长期还是短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均存在着正向效应,而在亚洲国家中则没有这种效应;在亚洲国家中,金融效率的提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在欧洲国家中,其影响却是正向的。
2018 Vol. 35 (5): 17-22 [
摘要
] (
989
) [
HTML
1KB] [
PDF
750KB] (
851
)
区域经济
51
王全忠, 彭长生
城市群扩容与经济增长——来自长三角的经验证据
分步扩容是中国城市群稳步发展所采用的惯用范式之一。以长三角城市群的周边城市为视角,阐述周边城市积极融入城市群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加入城市群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样本观测期内,长三角城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要素驱动,而且城市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城市群扩容的加入效应低于预期,加入城市群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有限。解析影响周边城市加入城市群时间的原因,发现城市自身经济产出水平和现代交通体系构建是影响城市加入城市群时间的重要参考标准,而趋同的产业结构对加入时间具有负向影响,对未来有待加入城市群的城市来说,需要淡化“一纸文书”效应和期望。
2018 Vol. 35 (5): 51-57 [
摘要
] (
1010
) [
HTML
1KB] [
PDF
1080KB] (
810
)
三农经济
58
徐忠, 晋洪涛
土地流转促进农户资本投入增加了吗?——基于资本收益视角的研究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会推动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的发生,这会激励留下来的农户增加借贷和资本投入,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是否成立,在资本结构理论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农户增加土地流转和提高资本投入对其净收益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实证结果显示,在面临成本和价格挤压以及农业增长率长期低于资本利率的情况下,农户增加借贷和提高资本投入并不会带来净收益的增加;土地流转对农户的总资本投入没有影响,对农户净收益有正向影响,表明借贷资本主要被投入到了非农活动中。研究表明,小规模的土地流转既不足以显著增加农户总收益,也不足以使其有积极性增加农业资本投入。
2018 Vol. 35 (5): 58-65 [
摘要
] (
855
) [
HTML
1KB] [
PDF
1154KB] (
924
)
66
朱丽娟, 张改清, 张建杰
水土资源利用方式对种粮大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黑龙江省697个种粮大户的调查数据
依据黑龙江省697个农户调查数据,考察了种粮大户水土资源利用方式及其匹配度,并运用超效率DEA-Tobit两阶段模型,探讨了水土资源利用方式对种粮大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黑龙江省种粮大户土地经营规模集中在100~300亩之间,但呈现出大规模化趋势;随着规模扩大,土地平整力度加大,但灌溉方式依然以传统灌溉为主,且有倒退迹象,水土资源利用方式严重不匹配。第二,种粮大户技术效率水平不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第三,土地经营规模与种粮大户技术效率之间存在U形曲线变化规律;土地利用结构、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和灌溉方式等对种粮大户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
2018 Vol. 35 (5): 66-72 [
摘要
] (
918
) [
HTML
1KB] [
PDF
979KB] (
1038
)
73
乔志霞, 霍学喜, 张宝文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陕、甘745个苹果户的实证研究
基于陕、甘745个苹果户数据,利用DEA-Tobit模型,研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户生产效率偏低,仅为0.476,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不高,劳动投入多,现代生产要素作用有限;决策者年龄以50~54岁为阈值,与生产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关系,家庭老龄化程度负向影响生产效率。以上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应通过增强省力化技术研发与推广、推动土地流转、向农户投资、完善公共设施与金融支持等措施,化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产效率的不利影响。
2018 Vol. 35 (5): 73-79 [
摘要
] (
961
) [
HTML
1KB] [
PDF
1232KB] (
936
)
产业经济
80
张哲晰, 穆月英
农业产业集聚的生产效应及提升路径研究
探索发挥主产地集聚优势,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支撑,基于黄淮海与环渤海的设施蔬菜主产区306个蔬菜专业村调研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产业集聚的马歇尔外部性特征与农业生产率的互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是: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通过马歇尔外部性促进了土地生产率的提升,并间接提升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会通过累积效应提升集聚程度,三者形成互动促进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8 Vol. 35 (5): 80-86 [
摘要
] (
1013
) [
HTML
1KB] [
PDF
1067KB] (
816
)
87
王志祥, 张洪振, 龚新蜀, 王艳
物流产业集聚、市场分割与区域绿色经济效率
在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应用2001—2015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SDM)探讨了物流产业集聚、市场分割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物流产业集聚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本地绿色经济运行效率,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随空间距离的增加呈现衰减的特征,其有效边界大致为600千米。另外,其空间溢出效应受到市场分割的无形阻碍,通过减弱与邻近地区的经济联系等方式,弱化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
2018 Vol. 35 (5): 87-93 [
摘要
] (
909
) [
HTML
1KB] [
PDF
862KB] (
828
)
企业管理
108
胡永平
技术专家高管、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技术研发——基于创业期差异视角的实证研究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数据为样本并将其细分为创业早期和创业后期,实证研究了风险投资对不同创业期企业技术研发的影响及技术专家高管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风险投资对创业早期企业技术研发支出的正影响增大,对创业后期企业技术研发支出的正影响减弱,甚至不显著;技术专家高管负向调节风险投资的技术研发影响,即技术专家高管会降低风险投资对创业早期企业技术研发的正影响,提高其对创业后期企业技术研发的正影响。
2018 Vol. 35 (5): 108-114 [
摘要
] (
1072
) [
HTML
1KB] [
PDF
774KB] (
759
)
财政金融
143
张家臻, 刘亚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和影响因素研究
以监管者视角,通过时变的Copula-ΔCoVaR模型计算了2011—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从横截面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同时期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特征,并利用面板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截面维度,国有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高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最高;在时间维度,中国工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变动,提前3~6个月对银行业风险预警;影响因素上,银行关联度、GDP增长率、杠杆率和不良贷款率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显著。建议监管当局采用微观和宏观审慎工具,实施逆周期监管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水平。
2018 Vol. 35 (5): 143-150 [
摘要
] (
1007
) [
HTML
1KB] [
PDF
1416KB] (
952
)
151
徐亚平, 王蕊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动态变化与新常态下调控优化
借助可变系数的结构VAR模型,考虑外生冲击的波动性,对 1996—2016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货币冲击对GDP的短期和中期影响显著降低;比较而言,货币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较明显的负向冲击,但总体波动幅度不大。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018 Vol. 35 (5): 151-157 [
摘要
] (
872
) [
HTML
1KB] [
PDF
1227KB] (
731
)
158
赵桂芝, 郭丽英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福利效应评估与改进对策分析——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福利的视角
依据福利经济学原理,着眼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视角,利用计量模型和统计年鉴系列数据,对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节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福利效应进行了实证测度和逐级递进性评估。研究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福利影响总体而言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但是福利提升效果不明显,甚至在个别年份存在福利下降的情况。进一步分析显示,公共财政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福利效应提升存在相应临界点。最后,依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本质内涵和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农村居民福利绩效和保障水平的对策建议,对于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具有参考意义。
2018 Vol. 35 (5): 158-164 [
摘要
] (
831
) [
HTML
1KB] [
PDF
955KB] (
817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
jjjw@huel.edu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