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学术影响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经济经纬
·
《经济经纬》再次蝉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
《经济经纬》编辑部声明
·
搬迁声明
·
《经济经纬》成功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经济经纬》创刊40周年暨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
喜讯:《经济经纬》再次蝉联CSSCI来源期刊
·
《经济经纬》投稿格式要求
·
(投稿必看)《经济经纬》针对作者的一些共性问题做出的规范化要求(请点击看详细内容)
·
《经济经纬》刊物栏目调整!!
·
选稿偏好
·
欢迎访问《经济经纬》网站,欢迎免费下载、订阅网刊文章、摘要和参考文献!
更多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经济经纬
2016年 33卷 4期
刊出日期:2016-07-11
区域经济
三农经济
国际经济
产业经济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区域经济
1
宋伟
2030年河南城市人口空间格局的展望
2002年以后河南县级城市、地级城市、郑州市均进入了一个城区人口快速增长期,但进入新常态后增速发生分化县级城市城区人口快速增长趋于结束,进入增速放缓的内涵式发展期;地级城市城区人口增速小幅放缓,基本能够维持稳定增长;郑州大都市区城区人口仍将维持快速增长态势。展望2030年,河南多数县级城市、地级城市应适度控制城市空间规模扩张,重点转向已规划区、建成区优化发展,提升生态、宜居、宜学水平,吸引更多农民进城、提升人口集聚水平。郑州大都市区应提升规划层次和水平,从省级层面制定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整体规划,打造组团发展、分工合理、功能完善、优势突出的全国一流都市区。
2016 Vol. 33 (4): 1-7 [
摘要
] (
2564
) [
HTML
1KB] [
PDF
964KB] (
1293
)
8
李成宇,史桂芬,杨锋锋
城镇化进程中地方公共物品的引致需求分析
笔者就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问题,采用2007年~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城镇化是否引致居民对地方公共物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居民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与6类公共物品需求之间都具有正的相关性,且除了环境保护需求方程外,其他几种公共物品的需求方程的影响系数都非常显著;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更加关注医疗卫生需求,而对环境保护需求偏好较小。这些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有层次、有效地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2016 Vol. 33 (4): 8-13 [
摘要
] (
1963
) [
HTML
1KB] [
PDF
957KB] (
1326
)
14
商勇
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基于河南与其他地区的实证分析
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会产生多种影响,具体表现为三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包括自反馈和互反馈)。三种效应中乘数效应是核心,通过列昂惕夫逆这一“放大器”的传导,产生了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导致自反馈和互反馈效应。笔者利用两地区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验证了这一传导机制的作用和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三种效应因传导路径的远近依次递减,同时也受行业和区域经济规模影响,表现出不同特点。差别巨大的区域间的产业关联并非呈现一边倒现象,在适当的制度安排下,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可以获得更多的双边利益。
2016 Vol. 33 (4): 14-19 [
摘要
] (
2068
) [
HTML
1KB] [
PDF
974KB] (
1336
)
20
覃一冬
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基于中国省际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笔者采用2003年~2011年中国28个地区21个二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三种动态外部性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产业专业化(MAR外部性)和地区企业竞争程度(Porter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产业多样化(Jacobs外部性)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在分地区和分产业的回归分析中,产业专业化和产业多样化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但企业竞争程度的影响效应基本不变。
2016 Vol. 33 (4): 20-25 [
摘要
] (
2014
) [
HTML
1KB] [
PDF
773KB] (
1248
)
26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提高了西部地区的碳排放绿色贡献度吗?——基于双倍差分法的经验分析
笔者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5年~2011年碳排放面板数据,运用双倍差分法考察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碳排放绿色贡献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显著提高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碳排放绿色贡献度(CGCC),即碳的生产效率。进一步估算各变量的双倍差分估计量,发现该政策主要通过提高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发展对外贸易等途径降低碳排放量,提高西部地区碳的生产效率;在该政策实施期间,虽然人们工资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得到提升,但地区碳生产效率却降低了,这可能与“由俭入奢”式高碳消费观念、环保意识落后、人力资本向社会生产力转化周期较长有关,是今后政策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6 Vol. 33 (4): 26-31 [
摘要
] (
1984
) [
HTML
1KB] [
PDF
958KB] (
1243
)
三农经济
32
王轶,石丹淅
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演进——基于北京地区的跟踪调查数据
笔者以北京地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2008年和2015年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有序变量的logit回归模型,研究北京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失地农民的婚姻状况、户籍、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健康状况、工作类型、行业分布、工资水平等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影响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要素变化不是很大,但个别要素的显著性还是发生了变化,如失地农民的年龄变量、养老保险变量、婚姻变量等。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笔者认为,政府应对失地农民开展实用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助推失地农民就业质量与城镇化质量双提升。
2016 Vol. 33 (4): 32-37 [
摘要
] (
2189
) [
HTML
1KB] [
PDF
910KB] (
1171
)
38
沈鹏熠
农村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绩效结果
笔者构建了农村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对自主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模型,并以江西农村流通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环境、资源基础、市场竞争环境、网络能力、企业家导向和智力资本对农村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资源基础、企业家导向和智力资本的影响更大;农村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自主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企业特征在农村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农村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
2016 Vol. 33 (4): 38-43 [
摘要
] (
2020
) [
HTML
1KB] [
PDF
867KB] (
1309
)
44
何凌霄,张忠根
市场化进程中社会关系强弱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CFPS的证据
笔者以强弱关系为视角,构建市场化影响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作用的理论框架,并基于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化加强了强关系和弱关系对农户总收入的正向回报,且对强关系的增强效应更大;市场化对强关系收入回报的增强作用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上,而对弱关系收入回报的增强作用则体现在工资性收入上。
2016 Vol. 33 (4): 44-49 [
摘要
] (
1857
) [
HTML
1KB] [
PDF
789KB] (
1288
)
国际经济
50
田泽,顾欣,杨欣远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效率评价研究——基于超效率DEA方法
聚焦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效率评价问题,笔者运用超效率DEA方法,选取2008年~2014年中国对非洲投资20个东道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反映中国对非洲投资效率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多数东道国直接投资效率处于中、低水平且投资效率的国别差异较大,对多数国家投资的效率呈现出稳中有升趋势。中国对非洲各东道国投资效率呈现出收敛态势,投资效率高的东道国空间集聚效应明显。笔者提出了调整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区位选择、采取有效投资风险防控策略,实施本土化策略,增强投资产业集聚能力,改善非洲投资环境,提高东道国投资利用水平等对策建议。
2016 Vol. 33 (4): 50-55 [
摘要
] (
2129
) [
HTML
1KB] [
PDF
1023KB] (
1252
)
56
林思宇,黄繁华,薛业飞
生产要素特征演变对出口波动的传导机制
笔者以要素禀赋学说和出口波动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的推演发现外需冲击、劳动要素价格与资本要素价格变动是影响出口波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36个国家2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劳动要素价格演变、资本要素价格演变对出口波动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劳动和资本要素价格变动越大,出口波动越剧烈,其中劳动要素价格的影响最大;而对发达国家而言,劳动要素价格变动并不能对出口波动产生显著影响,资本要素价格变动则对出口波动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不大,这表明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出口波动已经基本脱离“要素驱动”时代。
2016 Vol. 33 (4): 56-61 [
摘要
] (
1785
) [
HTML
1KB] [
PDF
834KB] (
1342
)
62
刘叶,贺培
金砖国家金融脆弱性的跨国比较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方法
笔者选取金砖5国的15个金融脆弱性指标,使用SPSS19.0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金砖国家金融脆弱性指数,并展开跨国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金砖5国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但总体上处于收敛和平稳的趋势。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金融脆弱性发展趋势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形态,而中国的金融系统则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在巴西、印度和南非的金融脆弱性指数中微观市场指标起到了主要的影响作用,中国和俄罗斯的金融市场指标、宏观经济与政府指标是其金融脆弱性体系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金砖5国在金融合作与发展的进程中要积极应对可能存在的阻碍和风险,各取所长,相互学习,继续推进合作进程的深入。
2016 Vol. 33 (4): 62-67 [
摘要
] (
1753
) [
HTML
1KB] [
PDF
1233KB] (
1158
)
68
赵鹏豪,王保双
出口贸易对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不同行业类别和企业类别的实证研究
笔者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出口贸易对内外资企业和不同行业类别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内外资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出口交货值每增加1%,内资企业的生产率平均会提高0.277个百分点,外资企业的生产率则提高了0.284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对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边际贡献较大,分别为0.299%和0.303%,而出口贸易对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制造业等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2016 Vol. 33 (4): 68-73 [
摘要
] (
2081
) [
HTML
1KB] [
PDF
815KB] (
1453
)
74
叶修群,郭晓合
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
笔者利用2000年~2012年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4省市分国别对外贸易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显著,其中,出口贸易效应呈强化趋势,而进口贸易效应变化不明显;自由贸易园区促进了南-南贸易和南-北贸易,但对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促进并不显著。
2016 Vol. 33 (4): 74-79 [
摘要
] (
1928
) [
HTML
1KB] [
PDF
801KB] (
1739
)
产业经济
80
孔令丞,欧阳璐璐,李仲
基于电力体制改革的行业效率及福利损失实证研究
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既保留电力行业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也使其具有市场竞争的效率。通过测算行业效率与社会福利可以判断改革的成功与否。笔者应用DEA法研究改革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应用Malmquist指数观测效率变化的动因;将哈伯格三角、X-非效率及其附加进行加总来测算改革后的福利损失程度。研究发现,虽然电力体制历经多次改革,但行业效率未能有效提高,因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也不断攀升。
2016 Vol. 33 (4): 80-85 [
摘要
] (
2092
) [
HTML
1KB] [
PDF
870KB] (
1135
)
86
肖尧,杨校美
垂直专业化分工、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笔者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水平,并以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衡量指标,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2001年~2013年期间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总体上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初期,有利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随着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又会抑制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016 Vol. 33 (4): 86-91 [
摘要
] (
2161
) [
HTML
1KB] [
PDF
756KB] (
1277
)
92
翟士军,赵磊
基于泰尔指数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出口强度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出口偏好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通过对2004年~2012年285个地级城市的数据分析,发现表示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泰尔指数呈现波动发展趋势,并且东部城市泰尔指数明显较低,说明东部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性较强。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泰尔指数对出口强度显著为负,表示产业结构合理性对外贸出口具有积极作用;东部和中部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调整对出口强度具有正相关作用,而西部城市的影响不显著。
2016 Vol. 33 (4): 92-97 [
摘要
] (
1937
) [
HTML
1KB] [
PDF
903KB] (
1314
)
98
张荣光,高宇星,杨劬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产业融合动态分析——以四川省第一、三产业为例
产业融合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笔者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产业融合动态均衡模型,采用2000年~2015年四川省相关数据运用动态均衡模型,分析了第一、三产业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影响产业融合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省第一、第三产业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关系,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发展,但是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正向冲击作用更为显著,加快批发、零售业以及金融业的发展是推进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
2016 Vol. 33 (4): 98-102 [
摘要
] (
1855
) [
HTML
1KB] [
PDF
733KB] (
1090
)
103
姜艳凤姜艳芳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增值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兼评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完善
笔者采用Kumbhakar 等(2000)的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并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根据1994年~2011年中国29个省份的数据,分析增值税比重与全要素生产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增值税比重的提高能够改善技术效率,但是不利于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及当前增值税扩围政策的实施效果,建议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时,政策制定应该重视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例如扩大增值税对技术研发的抵扣范围,发挥增值税对专业化分工的调节作用等。
2016 Vol. 33 (4): 103-108 [
摘要
] (
2047
) [
HTML
1KB] [
PDF
802KB] (
1456
)
企业管理
109
万立全
金字塔结构、市场化进程与股权结构动态调整
笔者从金字塔结构与市场化进程角度分析终极股东股权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金字塔结构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的影响呈现不对称的抑制效应。金字塔层级与股权稀释呈负相关关系,金字塔层级抑制了公司终极控制权的减少,金字塔层级越长,终极股东越不愿意减少其持股比例,金字塔链条对股权稀释的影响不显著。金字塔结构抑制股权稀释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是依靠金字塔层级而不是金字塔链条。金字塔层级和金字塔链条都对终极股东增加持股比例的影响有限。(2)市场化进程有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减少。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公司的终极股东减持股份,市场化进程对金字塔层级抑制公司终极股权减少的调节作用有效。
2016 Vol. 33 (4): 109-114 [
摘要
] (
1875
) [
HTML
1KB] [
PDF
794KB] (
1734
)
115
王学龙,杨文
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对代际流动的消极影响
笔者从教育体系不平等的视角出发,研究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对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精英主义教育体系放大了家庭背景导致的教育不平等,降低了社会流动性;中国教育精英主义导向对低收入阶层的冲击更大,使其子女更难以脱离“贫困的陷阱”;在教育、健康、社会网络和文化资本这四条主要的代际收入流动渠道中,教育的影响最大,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强化了教育和社会网络这两条代际收入流动渠道的影响,而对健康和文化资本的影响较弱。为提高社会流动性,政府需要加强早期教育的公平性,弱化中等、初等教育的精英主义,保障学校选拔过程公平公正。
2016 Vol. 33 (4): 115-120 [
摘要
] (
1964
) [
HTML
1KB] [
PDF
805KB] (
1378
)
121
张胜荣
管理者特征对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来自5个省份的数据
笔者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把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内部人责任、外部人责任和公共责任三个维度,在检查问卷的信度、效度以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了管理者个人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文化程度、社会责任态度对个别社会责任维度表现有显著影响;而管理者的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对各维度的社会责任表现都无显著影响。
2016 Vol. 33 (4): 121-126 [
摘要
] (
1805
) [
HTML
1KB] [
PDF
764KB] (
1078
)
财政金融
127
倪志良,陈永立,殷金朋
财政分权、收入差距与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2010数据的经验研究
笔者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数据,使用广义线性潜变量混合模型(GLLAMMs)对财政分权、收入差距与国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在城乡和地区两个层面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效果迥异;城乡收入差距与国民幸福感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2016 Vol. 33 (4): 127-132 [
摘要
] (
2249
) [
HTML
1KB] [
PDF
807KB] (
1999
)
133
李义超,廖枝灵,杜易成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评估及对策
笔者以物元可拓思想为基础,选用全国省域的年度经济数据对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中处于投机等级的地方政府有24个,投资等级的地方政府有7个,具体来说处于信用高风险区的地方政府有22个,中度风险区的有2个,低风险的有2个,无风险的5个。控制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需要财政部、投资者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2016 Vol. 33 (4): 133-138 [
摘要
] (
1778
) [
HTML
1KB] [
PDF
742KB] (
1011
)
139
石建勋,金政
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的人民币替代港澳台三地货币实证研究
笔者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理论,使用2001年~2013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了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的实际货币需求协整方程,以人民币作为“锚货币”,检验了三地的货币替代现象。研究发现中国香港与澳门地区的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存在人民币替代港元和澳门元的现象,而台湾地区的货币需求函数稳定,货币替代现象不明显。应积极推进构建两岸四地“大中华人民币货币区”,推进两岸四地汇率协调机制,构建风险预警和危机救助机制,加快推进人民币替代港澳台三地货币进程。
2016 Vol. 33 (4): 139-144 [
摘要
] (
1707
) [
HTML
1KB] [
PDF
1042KB] (
1217
)
145
郭强
金融摩擦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批发金融市场的视角
笔者从批发金融市场的角度,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为基本数据,通过两期模型,分析了商业银行相互挤兑而加大金融摩擦的内在机理,阐释金融摩擦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分析显示来自批发金融市场的金融摩擦影响了宏观经济波动,金融机构的过度关联放大了冲击的效应。
2016 Vol. 33 (4): 145-149 [
摘要
] (
1803
) [
HTML
1KB] [
PDF
854KB] (
1217
)
150
程贵,万解秋,李萌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研究 ——基于近17年来数据的实证分析
笔者以1998年~2014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尝试采用超越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来估计我国货币政策的真实效率水平。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在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综合变量中具有同等的权重;较利率,货币供应量M
2
对货币政策综合目标变量的影响更大;我国货币政策效率总体水平并不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力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政策的预设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我国的政策调控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改革货币政策框架,在现有货币政策框架内尝试引入弹性通胀目标制;(2)加大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测与统计,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货币政策调控范畴;(3)进一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016 Vol. 33 (4): 150-154 [
摘要
] (
2066
) [
HTML
1KB] [
PDF
859KB] (
1091
)
155
司海平,魏建,刘小鸽
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陷阱——基于发债动机与偿债能力的双重视角
笔者将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代理变量,运用2009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发债行为和发债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出让收入越少的城市发债越多、发行债务利率越高,越有可能爆发债务危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地方财政支出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土地出让收入少的地方政府有更强动机大规模发债、进而由于土地收入少,偿债能力弱,会面临更大的偿债风险,更高的发债利率。
2016 Vol. 33 (4): 155-160 [
摘要
] (
1995
) [
HTML
1KB] [
PDF
868KB] (
1177
)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版单位:《经济经纬》编辑部
主 编:李小建
电 话:0371-63519038
0371-63519039
邮 箱:jjjw@huel.edu.cn
国际刊号:ISSN 1006-1096
国内刊号:CN 41-1421/F
邮发代号:36-90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所有 © 2010《经济经纬》编辑部
豫ICP备13002877号-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46 电话:0371-63519038,63519039 传真:0371-63519007 E-mail:
jjjw@huel.edu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