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斐,杨继军,叶迪,2023.中国加入GVC对伙伴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中国竞争还是中国红利[J].财经研究(7): 108-121. 陈全润,许健,夏炎,季康先,2022.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测度方法及我国双循环格局演变趋势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 (1):12-19. 葛扬,尹紫翔,2021.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 (4):1-6. 郭克莎,田潇潇,2021.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 (11):44-58. 郝夏珍,宋跃刚,2024.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国内链长的影响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4): 19-36. 洪银兴,杨玉珍,2021.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研究[J].经济学家(3):5-14. 黄群慧,2021.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与政策体系: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J].经济研究(4):4-23. 黄群慧,倪红福,2021.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测度分析:兼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J].管理世界(12):40-55. 黎峰,2021.国内国际双循环:理论框架与中国实践[J].财经研究(4):4-18. 黎峰,2023.参与国际循环如何影响中国国内大循环? ——来自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J].南开经济研究(3):58-76. 李丹,董琴,2022.技术标准、创新驱动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升级[J].经济经纬(4):51-61. 李跟强,姚夏茵,2023.价值链分工,内外互动与全要素生产率[J].世界经济文汇(4):16-37. 李宏亮,张为付,2024.数字化投入与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攀升: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经济经纬(1):70-82. 李磊,刘斌,丁勇,2017.全球价值链参与对企业工资的影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3):97-105. 李雪亚,郎丽华,褚婷婷,2021.国内市场需求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 23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1): 147-154. 李自若,杨汝岱,黄桂田,2022.内贸成本、外贸成本与畅通国内大循环[J].中国工业经济(2):61-79. 刘维刚,倪红福,夏杰长,2017.生产分割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J].世界经济(8):29-52. 吕越,陈帅,盛斌,2018.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导致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吗[J].管理世界 (8):11-29. 吕越,邓利静,2020.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企业“产品锁定”破局:基于产品多样性视角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8):83-97. 吕越,黄艳希,陈勇兵,2017.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影响与机制分析[J].世界经济(7): 28-51. 吕越,罗伟,刘斌,2015.异质性企业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效率和融资的视角[J].世界经济(8):29-55. 倪红福,2016.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微笑曲线”存在吗? ——基于增加值平均传递步长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1):111-126. 倪红福,王海成,2022.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J].经济研究(2):107-124. 裴建锁,方勇彪,姜佳彤,2024.嵌入全球价值链助力企业绿色发展:投入结构转型效应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61-79. 彭水军,李之旭,黄鑫,2024.内资与外资的共生共赢:基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的价值链新核算框架分析[J].管理世界 (4):27-46. 乔治,曲维玺,杜国臣,202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全球化重振:国际分工中的资源依赖视角[J].国际贸易(7):3-11. 邵朝对,苏丹妮,2017.全球价值链生产率效应的空间溢出[J].中国工业经济(4):94-114. 苏丹妮,盛斌,2021.出口的环境效应:来自中国企业的微观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7):142-158. 佟家栋,何馨悦,2024.中国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发展动态、国际比较及对策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14. 王子睿,刘钧霆,董丹丹,2023.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出口产品质量与工薪差距[J].经济经纬 (5):86-98. 吴华强,才国伟,何婧,2022.新发展格局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J].南方经济(7):54-68. 吴晓芳,冯德连,2022.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出口复杂度指数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55-67. 谢会强,雷一鸣,郑淑芳,2024.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及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市场整合的视角[J].科研管理(6):1-11. 张川川,2015.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3):1611-1630. 赵蓉,赵立祥,苏映雪,2020.全球价值链嵌入、区域融合发展与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J].南方经济(10):1-19. 赵玉焕,郑璐,刘似臣,202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3):142-157. 朱丹,武睆,王孝松,2023.全球价值链中心度与中国企业出口:基于不确定性视角的理论和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10):82-102. AMITI M,KONINGS J,2007.Trade liberalization,intermediate inputs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Indonesia[J].American economic reivew,97(5):1611-1638. ANTRÀS P,CHOR D,2013.Organizing the global value chain[J].Econometrica,81(6):2127-2204. HANSEN B E,1999.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testing 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93(2):345-368. HUMMELS D,ISHII J,YI K,2001.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4(1):75-96. KOOPMAN R,POWERS W,WANG Z,et al.2011.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 [Z].NBER Working Papers. KOOPMAN R,WANG Z,WEI S J,2014.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4(2):459-494. WANG Z,WEI S J,ZHU K,2013.Quantify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 at the bilateral and sector levels[Z].NBER Working Pap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