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红,张艺璇,卞元超,2022.创新驱动政策是否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来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6):61-78. 蔡伟宏,李惠娟,2016.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5):89-101. 陈晨,张广胜,2020.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J].财贸研究(4):36-51. 陈卫民,韩培培,2023.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影响[J].经济经纬(3):45-54. 陈晓东,杨晓霞,202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J].改革(3):26-39. 崔新蕾,刘欢,2022.国家创新型城市设立与区域创新能力[J].科研管理(1):32-40. 丁文喻,刘洪钟,2022.中国制造业对美贸易依赖与摩擦应对分析:基于东亚区域价值链的视角[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26-139. 杜传忠,姜莹,2022.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71-82. 杜直前,2023.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对经济韧性的增强效应研究[J].经济学家(4):33-43. 高运胜,朱佳纯,代蕊,2021.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企业加成率[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4):33-43. 葛海燕,张少军,丁晓强,2021.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及驱动因素:融合经济地位与技术地位的综合测度[J].国际贸易问题(9):122-137. 郭丰,杨上广,柴泽阳,2021.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了企业创新的“增量提质”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3):128-142. 何维达,付恩琦,2022.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6):190-196. 何雅兴,余婕,2022.区域技术进步与国内国际双重价值链嵌入[J].当代财经(9):100-112. 侯俊军,王胤丹,王振国,2023.数字贸易规则与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J].中国工业经济(4):60-78. 侯欣裕,陈璐瑶,2021.国际外部需求、技术追赶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6):53-69. 胡兆廉,石大千,司增绰,2020.创新型城市能否成为产业结构转型的“点睛之笔”:来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的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1):70-84. 黄亮雄,林子月,王贤彬,2023.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基于出口产品议价能力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74-92. 霍春辉,吕梦晓,许晓娜,2023.数字技术与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打开数字技术赋能的“黑箱”[J].南方经济(3):11-28. 纪祥裕,顾乃华,202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会影响创新质量吗?[J].财经研究(5):49-63. 李勃昕,王瑞,高晓瞳,2023.开放新格局下中国价值链的升级脱困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81-92. 李嘉美,2021.自贸试验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57-64. 李政,杨思莹,2019.创新型城市试点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了吗?[J].经济学动态(8):70-85. 刘小玲,唐卓伟,孙晓华,等,2022.要素错配:解开资源型城市转型困境之谜[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0):88-102. 吕越,张昊天,薛进军,等,2023.税收激励会促进企业污染减排吗:来自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112-130. 沈国兵,徐源晗,2023.知识产权保护、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J].浙江学刊(2):133-143. 陶章,黄晓月,2022.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J].金融教育研究 (5):14-23. 王磊,覃朝晖,魏龙,2022.数字经济对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 (6):127-136. 王翔翔,刘瀑,2023.城市发展转型提升创新水平吗?——来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证据[J].经济经纬(2):34-44. 吴莹,2022.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97-103 阳镇,陈劲,李纪珍,2022.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全球价值链:趋势、风险与应对[J].经济学家(2):64-73. 杨蕙馨,田洪刚,2020.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变关系再检验:一个技术进步和参与度的双门槛模型[J].财贸研究(11):27-40. 杨仁发,李胜胜,2020.创新试点政策能够引领企业创新吗?——来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微观证据[J].统计研究(12):32-45. 余泳泽,段胜岚,2022.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环境污染:来自230个地级市的检验[J].经济评论(2):87-103. 曾祥炎,魏蒙蒙,周健,2023.数字经济、要素配置与区域技术收敛[J].经济经纬,2023(1):3-13. 张明斗,王亚男,2022.低碳政策试点、区域非均衡与城市财富增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8):1-16. 张鹏杨,张硕,2022.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如何稳定企业产出波动[J].经济管理(7):5-22. 张营营,彭硕毅,白东北,2023.数字经济影响城市创新质量的效应与机制研究[J].经济经纬(1):14-24. 郑江淮,戴玮,2023.发明人才跨国流动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行业异质性效应及其战略含义[J].经济管理(3):5-27. CHOR D, MANOVA K, YU Z, 2021. Growing like China: firm performance and global production line posi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43(130):103445. HE Y, XIE C, 2022. Measurement, decomposi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s of digital global value chain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78(12):314307. KEE H, TANG H, 2016. Domestic value added in exports: theory and firm evidence from Chin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6(6):1402-1436. GOODMAN-BACON A, 2021.Difference-in-differences with variation in treatment timing[J].Journal of econometrics,225(2):254-277. MENG S, YAN H, YU J, 2022. Global value chain participation and green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fir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19(14):1050-1064. NDUBUISI G, OWUSU S, 2023. Trade for catch-up: examining how global value chains participation affects productive efficiency[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59(2):195-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