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蓓,彭文斌,刘奕飞,2022.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J].经济地理(9):43-49. 陈斌,李拓,2020.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促进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吗?[J].统计研究(6):27-39. 邓宣凯,喻艳华,刘艳芳,2014.“十二五”各省区CO2排放控制及减排压力评价[J].经济地理(5):155-161. 傅强,朱浩,2013.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1):19-30. 高霞,贺至晗,张福元,2022.政府补贴、环境规制如何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基于组态视角的联动效应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3):162-172. 弓媛媛,刘章生,2021.金融结构与绿色技术进步:理论模型、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J].经济经纬(5):151-160. 宫倩楠,王莹莹,童玉芬,2020.京津冀人口对碳排放的压力:空间格局及变动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56-67. 龚锋,陶鹏,2022.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税收竞争:来自中国县级层面的证据[J].经济评论(3):39-55. 韩峰,谢锐,2017.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降低碳排放了吗?——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3):40-58. 何爱平,安梦天,2019.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21-30. 胡久凯,王艺明,2022.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与碳排放绩效:来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家(6):78-87. 李胜兰,初善冰,申晨,2014.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J].世界经济(4):88-110. 李新安,2021.环境规制、政府补贴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J].经济经纬(3):14-23. 刘儒,卫离东,2022.地方政府竞争、产业集聚与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基于空间关联与溢出视角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1):79-91. 刘淑琳,王贤彬,黄亮雄,2019.经济增长目标驱动投资吗?——基于2001—2016年地级市样本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8):1-19. 刘志彪,2018.为高质量发展而竞争:地方政府竞争问题的新解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6. 陆小成,2022.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群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构建[J].企业经济(6):15-24. 马文杰,胡玥,2022.地区碳达峰压力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碳排放增速的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4):53-73. 马永强,赵良凯,杨华悦,等,2021.空气污染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我国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6):116-128. 缪小林,王婷,高跃光,2017.转移支付对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影响:不同经济赶超省份的分组比较[J].经济研究(2):52-66. 宋晓玲,李金叶,2022.产业协同集聚、地方政府竞争与制造业绿色发展[J].经济经纬(4):86-96. 孙柏瑛,周保民,2022.政府注意力分配研究述评:理论溯源、现状及展望[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5):156-168. 汪克亮,王洋洋,赵斌,2021.地方政府竞争、FDI与污染排放效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1-15. 王洪庆,郝雯雯,2022.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8):172-183. 王婧,杜广杰,2021.中国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及其影响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5):21-27. 王艳丽,钟奥,2016.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高耗能产业转移:基于“逐底竞争”和“污染避难所”假说的联合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8):46-54. 吴传清,邓海,叶云岭,2022.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8-98. 吴非,曹铭,任晓怡,202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与机制:基于“发展方式—政绩考核—政府行为—经济效应”范式的分析[J].西部论坛(5):46-68. 吴建新,郭智勇,2016.基于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的中国碳排放收敛分析[J].统计研究(1):54-60. 吴勋,白蕾,2019.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雾霾污染:基于73个城市PM2.5浓度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3):23-31. 邢华,2015.我国区域合作的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10):80-84. 薛君,王立新,2023.中国式现代化的三维阐释[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9-15. 余泳泽,林彬彬,2022.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与技术创新:“中国式波特假说”的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1):113-135. 张瑾华,陈强远,2021.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分析[J].企业经济(8):36-43. 张华,冯烽,2020.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否降低碳排放?——来自环境信息公开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8):62-80. 张坤鑫,2021.地方政府注意力与环境政策执行力的倒U形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评论(4):132-161. 张宇,蒋殿春,2013.FDI、环境监管与能源消耗:基于能耗强度分解的经验检验[J].世界经济(3):103-123. 郑威,陆远权,2021.财政压力、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4):101-110. 周业安,2003.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7-103. 周业安,2014.地方政府治理:分权、竞争与转型[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4):14-23. 庄贵阳,2021.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人民论坛(18):50-53. CORRAL C M,2003.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ystems-cooperation for change:assessing and simulating the willingness of the firm to adopt/develop cleaner technologi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1(4):411-426. HAMAMOTO M,2006.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8(4):299-312. LI G,LI X,HUO L,2023.Digital economy,spatial spillover and industrial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Heliyon,9(1):1-17. SONG M,TAO J,WANG S,2015.FDI,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green innovation in China:analysis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228(1):47-64. XU X,JING R,LU F,2022.Environmental regulatio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disclosure and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19(2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