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亚,徐盈之,赵永亮.2020.产业协同集聚、制造业效率与雾霾污染[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60-73. 陈晓峰,周晶晶.202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J].经济经纬(4):89-98. 陈艳莹,叶良柱.2009.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效应[J].商业研究(8):59-62. 崔日明,邹康乾.2020.生产性服务业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基于我国制造业的研究[J].经济经纬 (4):56-63. 韩民春,袁瀚坤.2020.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跨国面板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12):150-161. 贺正楚,吴艳,陈一鸣.2015.生产服务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耦合发展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5):778-783. 胡晓丹,顾乃华.2020.制造业服务化改善了资源错配吗?——基于中国309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8):45-56. 胡昭玲,夏秋,孙广宇.2017.制造业服务化、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WIOD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12):4-21. 黄玉霞,谢建国.2019.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碳排放强度:基于WIOD跨国面板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8):100-115. 金永刚. 2020.关于能源效率问题的内涵,逻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7-64. 李晨,冯伟,邵桂兰.2018.中国省域渔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时空分异[J].经济地理(5):179-187. 李金华,李苍舒.2010.我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行动框架[J].经济经纬(3):32-36. 刘斌,魏倩,吕越,等.2016.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J].经济研究(3):151-162. 刘维刚,倪红福.2018.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技术进步:效应及作用机制[J].财贸经济(8):126-140. 刘奕辰,栾维新,万述林.2020.制造业服务化是否匹配制造业生产效率:基于联立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实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56-71. 吕越,李小萌,吕云龙.2017.全球价值链中的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南开经济研究(3):88-110. 倪鹏飞,肖宇.2019.服务业融合与高质量发展:表现形式、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J].学习与探索(6):107-117. 彭徽,匡贤明.2019.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到何程度:基于2010—2014年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与国别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10):100-116. 石敏俊,夏梦寒,张红霞.2020.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11):37-46,281-282. 孙攀,吴玉鸣,鲍曙明.2018.产业结构变迁对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J].经济经纬(2):93-98. 万伦来,李浩.202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生态效率提升:来自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J].经济经纬(2):97-105. 王钰,张连城.2015.中国制造业向低碳经济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对制造业28个行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4):35-41. 王思语,郑乐凯.2019.制造业服务化是否促进了出口产品升级:基于出口产品质量和出口技术复杂度双重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 (11):45-60. 王向进.2019.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的环境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王小波,陈赤平,文美玲.2016.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98-103. 王永培,晏维龙,郭晓飞.2015.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碳排放效应:基于STIRPAT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6):1-5. 尹洪涛.2015.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主要价值增值点[J].管理学报(8):1204-1209. 原嫄,席强敏,孙铁山,等.2016.产业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多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1):82-94. 张虎,韩爱华.2019.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能否促进空间协调:基于285个城市数据的检验[J].统计研究(1):39-50. 张华,魏晓平.2014.绿色悖论抑或倒逼减排: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影响的双重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9):21-29. AMITI M,WEI S.2006.Service offshoring,productivity,and employment: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Z].NBER Working Paper,No.11926. BRONDI C, CORNAGO S, BALLARINO A, et al.2018.Sustainability-based optimization criteria for industrial symbiosis:The symbioptima case[J].Procedia CIRP, 69 (11):855-860. COHEN G,JALLES J T,LOUNGANI P,et al.2018.Decoupling of emissions and GDP:Evidence from aggregate and provincial Chinese data[J]. Energy Economics,77:105-118. LANASPA L,SANZ-GRACIA F,VERA-CABELLO M.2016.The (strong)interdependence between intermediate producer services’attributes and manufacturing location[J].Economic Modelling,57:1-12. |